•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县情概况>历史沿革>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历史沿革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13 10:31:52 浏览次数: 【字体:

   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淅川是楚族熊绎的封地。春秋时,淅川属于楚国及其附庸国鄀国之地,楚始都丹阳(如今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在淅川境内。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之地,余为楚国丹淅地。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与齐国断交来换取秦国六百里的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然而楚兵却在今天淅川境内的丹水淅水一带大败于秦军。秦朝时,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

汉朝时,西汉成帝初年(前31年前后)刘骜封胶东顷王刘音的三子刘共为顺阳侯,封地位于李官桥镇一带。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刘欣继位,封孔光为博山简烈侯,改顺阳县为博山县,清人王先谦称之为孔光国,属南阳郡东汉设立顺阳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荆州,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东晋更名为顺阳郡北魏置析阳郡,下辖西析阳县和东析阳县,东析阳县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后周并入内乡县唐朝初,复置淅川县, 治所位于马蹬,唐武德三年(620年)设立淅州,辖淅川、丹水、顺阳三县。贞观八年(634年)淅州废,淅川改属山南东道邓州五代十国北宋时期,淅川由邓州管辖。金朝元朝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依旧为邓州领地。

                                                                               明清时期

明朝时,大量的流民涌入淅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仅山西一省饥民,流徙南阳诸郡不下十余万,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3月,河南西华人刘通率在淅川的数万流民举行起义。这次流民起义虽被很快镇压,但却引起了当权者的高度重视。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春,朝廷命右副都御史原杰以户部左侍郎巡抚河南,清查吏治,抚治流民。原杰认为内乡县幅员太广,难以控制,便向朝廷建议将淅川从内乡县重新划出单独设县,来管理流民。这一年,明政府同意设置淅川县,县城初设马蹬镇。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淅川县城由马蹬再向老城(己被水淹没)迁移。河南按察司事顾以山亲赴淅川考察选点,并作诗《淅阳驻节》。1633年崇祯六年)10月初2,李自成攻克淅川城。

清朝时,嘉庆七年(1802年),荆紫关镇和内乡县李官桥已成为商业重镇,为加强管理,在荆紫关镇设副将都司等军事长官;1827年,荆紫关镇增设副将一名,守营千总一名,同时在荆紫关镇南夯建土城,在内乡李官桥镇千总一员;道光十二年(1832年)淅川县升为淅川厅,设同知;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首领姜太林率部进攻李官桥镇,杀富济贫;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3月5日)太平天国军由内乡攻入淅川,包围县城,数日未克,转而西进,攻占荆紫关镇;1864年3月19日,太平天国军和捻军会师于内乡李官桥镇,附近百姓踊跃投军,两军扩展至10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任河南巡抚以淅川界连楚、陕,教堂林立,需加强管理为由,奏准淅川厅由道辖厅升为省辖淅川直隶厅,县丞驻荆子关,属河南省布政司。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2月,淅川地方绅士全子杰、金橹樵、宋莲舫等人响应辛亥革命,宣布淅川独立,清王朝 

淅川的统治从此结束;1913年3月撤销淅川厅改为淅川县,1915年,淅川桐油、生漆、石棉、金沙参加美国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23年12月下旬,宝丰土匪老洋人(张庆)攻占内乡李官桥镇,杀害4千余人,绝34户;1929年9月,淅川与邓县、内乡、镇平结为联防,时称宛西联防,即宛西自治;从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途经淅川,到邓淅边界农民武装起义;1940年5月,日军轰炸淅川县城; 1935年党组织在淅川建立;为躲避日军侵略,1944年6月初,河南大学迁驻荆紫关镇。

1945年日军大肆侵略淅川,4月2日,淅川县城沦陷,此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激战,4月29日,美国P-15型飞机来淅川协助国民党军抗击日军,4月30日,国民党第85军、89军在鹰爪山、霸王寨等地与日军浴血奋战,历时3天共击灭日军4000余人,8月17日,日军败离淅川。1946年7月,李先念、王震率领中原军区主力部队1.5万多人向陕南挺进,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决定在紫山槐坡一带抢渡丹江。当时丹江正值汛期,江水猛涨,波涛汹涌,李先念、王震等亲自组织试渡。在渡江过程中,由于敌机狂轰滥炸,渡江绳索被炸断,加之浪高湍急,致使300多名同志被江水卷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7年冬,时任国民党南阳军区“剿共”司令员的陈重华征集万名民工,修筑城防以阻挡人民解放军,进行负隅顽抗。1948年5月,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淅川县城,并设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国民党在淅川长达3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共和国时期

1959年,淅川县在对寺湾、卡房和上集等8处新县城的城址反复比较后,最终选择了距老县城40公里处的上

镇建设新县城,政府所在地从老城搬迁到今上集镇附近。1960年8月由于丹江口水库蓄水,包括淅川最为富庶的顺阳川、丹阳川和板桥川在内的54.84万亩土地被水淹没,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淅川县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4亿元,而中央政府给予的补偿仅有1.2亿元。

1951年,淅川县西坪镇析出,划归西峡县;西庙岗乡,东乡区析出,划归内乡县;同时并入内乡县的李官桥区。1972年12月,原本属于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归淅川县,由此九重所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九重镇陶岔村划归淅川县,但邓州市保留了渠首两岸100米的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1973年11月29日,宋湾公社瓦庙、太山、袁坪发生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而诱发的5.1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在20平方公里震区内,房屋倒塌305间,损坏744间,墙壁裂缝和倾斜的855间,并伴有地面轻微裂缝。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今淅川一带舜帝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为楚始祖熊绎的封地。春秋时,分属楚国及其附庸国下鄀国地。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商於地,余为楚国丹析地。周赧王三年(前312),秦楚丹淅大战后,全部归秦。秦昭襄王三年(前304)秦楚黄棘之会后归楚,九年(前298)复属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丹水、中乡二县,属南阳郡。

西汉,分属三县:北、中部属析县,西南部为丹水县,属弘农郡;东南部为顺阳县,属南阳郡。哀帝时(前6年),顺阳改为博山,封为侯国。

东汉,博山复名顺阳,与丹水县同属荆州南阳郡;并封南乡三户亭为侯地。建安十三年(208) ,升南乡为郡,下辖丹水县、南乡县和顺阳侯国。

三国(魏),设丹水、南乡、顺阳三县,属南乡郡。

晋,南乡郡改为顺阳郡,下辖顺阳、丹水、南乡三县。

南北朝,北魏由荆州分置析州析阳郡,下辖东、西二析阳县。南部的顺阳郡治南乡,并领丹水、顺阳等县。西魏改东、西淅(析)阳县为中乡和淅川二县(淅川之名始见于此),并移淅州治南乡县,辖南乡、顺阳、丹川、秀山等郡10余县及侨县。

北周,淅川并入中乡,属淅阳郡。其他郡县合并撤销后,设南乡郡与顺阳郡,辖丹水、清乡、南乡三县,均属荆州。

隋,改南乡郡为县,并改清乡为顺阳。大业十三年(617)撤丹水县。

唐,置淅州(治马蹬),并置淅川、丹水、顺阳三县,属山南东道邓州。旋俱废,并入内乡。

五代,梁复置淅川县,属邓州。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增设顺阳县。

金初,淅川县废,并入内乡。正大年间复置,属邓州。

元,淅川、顺阳并入内乡,属河南省(简称)南阳府邓州。

明,成化六年(1470) 年,淅川自内乡分出置县,属南阳府邓州,治马蹬。1472年建县城(即老城)。

清初属南阳府。道光十二年(1832)改县为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厅,属省直辖。宣统三年(1911) ,属南汝光淅道。

中华民国2年(1913) 撤厅为县,属汝阳道。道废后直属省。民国21年(1932)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8年5月,淅川解放后,成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属豫西行署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3月,改为淅川县人民政府,属河南省南阳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1956年1月,改为淅川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5月,改称淅川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5月,恢复淅川县人民政府,属河南省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7月,属南阳市人民政府,至今。

【本文最新更新编辑 2023年6月6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