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多省市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笔者赴北京、山东、江苏、湖南、陕西、贵州等多个省市,对各地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当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下一步优化完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营商环境建设总体情况
(一)营商环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营商环境建设进行战略部署,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条例及多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国家相关部委出台指导文件,各级政府制定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以及具体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指标体系、规范了操作流程、形成了反馈机制,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如北京市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出台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配套出台了《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江苏省在省级层面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制定“五个环境”实施方案,各设区市落实年度任务清单,形成“1+5+13”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体系。
(二)机构建设取得较好进展
多数省市县和开发区(园区)设立了优化完善营商环境的专门机构,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营商环境办公室、营商环境科室等部门,具体负责当地营商环境优化完善工作;设立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如行政审批局、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等,服务项目审批、企业咨询、证照办理等各类事项。如江苏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设置、职责任务、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规则等各项制度。江苏昆山市设立了行政审批局,该局以项目开工“省心办”、事项集成“综窗办”、暖心服务“云帮办”的“三办”为抓手,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三)营商环境数智化水平显著提高
所调研地区均已建立了高效的信息智能服务设施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破解传统营商环境困境,通过手机智慧终端等新型政务服务平台,“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办事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加快实现“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一次都不跑”,为企业等各类商业机构提供证照申办、税务申报、信息查询、项目投资咨询等高效服务。随着数字化设施建设完善,数智化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空间和领域将会得到很大拓展,市场主体营商服务需求能够得到更大程度满足。如贵州省对标先进城市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以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为抓手,创设“贵易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一码投贵州”“贵州省营商环境服务平台”,打通了政务服务数据流通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全力提升平台数字化水平。
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尚存在区域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
(一)营商环境建设区域差距较大
我国各地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思路理念、机构设置、体制机制、服务领域等多方面差距显著。一些干部眼界不够开阔,进取精神不强,思想不够解放,责任心欠缺,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地区营商环境机构建设尚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畅通,不能形成合力,造成营商环境建设进展缓慢。有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尚不完善,营商环境改革领域不全面,在社会服务体系、外商外资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
(二)营商环境制度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
有些地区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标准流程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相互之间协调匹配程度不高,不同地区、部门和层级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标准流程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造成营商环境建设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操作流程随意性较大,未能给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可靠、优质高效的服务,导致市场主体满意度不高。
(三)体制机制不畅问题依然存在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各部门、各层面、各领域,尽管当前各地都出台了一些工作计划或改革文件,但一些地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原有体制机制所限,各项工作往往是单兵作战,仍然存在政策上下不衔接、前后不衔接、部门不衔接等问题,造成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不畅、成效不大。有些地区“放管服”改革存在供需不匹配、能力不匹配、权责不匹配问题,导致服务不畅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有些地区存在服务人员素质与能力不高、数据资源不畅通等问题,制约了营商环境水平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优化完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优化完善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在总结近年来营商环境建设的具体情况及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下一步营商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各地区应结合自身情况明确当地优化完善营商环境的目标、重点任务、体制机制、督办考核等具体内容,指导当地营商环境建设具体工作,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化。
(二)进一步加大区域先进经验复制推广
发挥先进地区营商环境的引领示范效应,总结提炼营商环境优良省市的经验做法,并上升为标准规范,供其他地区对标借鉴、复制推广。中西部可借鉴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加快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例如,江苏昆山打造的“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创新推出“昆如意·优无止境”系列举措,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陕西汉中打造的“好‘汉’来帮,‘陕’速服务”纳税服务品牌,提高了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数字营商环境支撑体系
在对数字化营商环境平台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营商环境的实际情况,完善数字营商环境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对营商环境的支撑能力,提高数字营商环境服务的规范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升数字赋能营商环境服务水平,使数字营商环境服务融入政务服务各个环节,大力提升营商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进一步创新营商环境工作体制机制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机构建设,设立营商环境建设领导机构,牵头负责当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协调统一各部门、各级机构工作。加强营商环境系统性建设,协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各领域改革,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全面优化营商软硬件环境。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随着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和当前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亟需建立一支服务意识强、业务能力强的营商环境服务队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任职、挂职等方式与东部地区进行干部交流,吸引或培育高素质人才,构建多层次、复合型、高素质的营商环境服务人才队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