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版

淅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淅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C412927-02-2013-00092 发布机构: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13-12-05 是否有效: 失效
文 号: null 所属主题: 已归档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淅川县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12-05 浏览次数: 【字体:

淅政办[2009]12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淅川县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九月三日
  

淅川县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好小麦良种补贴这项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夺取明年夏粮丰收,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种植[2009]3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出发点,以"全面覆盖,整体推进"为总目标,对全县农民(农场职工)种植的小麦进行良种补贴;推进全县小麦种子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布局区域化和经营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县"小麦经济"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具体目标任务为:荆紫关镇1万亩,寺湾镇1万亩,西簧乡1.6万亩,毛堂乡1万亩,金河镇2.5万亩,老城镇2.0万亩,大石桥乡2.2万亩,滔河乡3.1万亩,盛湾镇3.1万亩,九重镇6.6万亩,厚坡镇14万亩,香花镇5.3万亩,马蹬镇2.4万亩,仓房镇0.5万亩,上集镇3.5万亩,龙城街道250亩,商圣街道250亩,农业场站1500亩。通过项目实施,使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左右。
  三、基本原则
  1、整体推进原则。按照上级规定和要求,今年我县小麦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即项目区按照优质专用小麦实际种植面积全部补贴。
  2、品种择优原则。根据省、市品种利用意见,结合我县生态条件和农民种植习惯,确定以下七个品种为主推品种:郑麦9023、豫麦70-36、洛麦21、郑麦366、西农979、内农科201、豫麦70。
  3、公开推介原则。县农业局和各乡镇(街道)要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向社会发布主导品种,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
  4、农民自愿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选择使用推介的良种,不得采取强制手段干预农民自愿选种。
  四、补贴范围、对象、方式与标准
  补贴范围:全县15个乡镇、2个街道和农业场站。
  补贴对象:生产中种植小麦良种的所有农户(农场职工)。
  补贴方式:种子售价折扣补贴。
  补贴标准:每亩10元。
  五、方法步骤
  1、严格核定补贴面积(9月1日-9月5日)。按照整体覆盖、逐级核实上报的原则,全面落实良种补贴面积,认真编制小麦良种补贴种植清册。首先,由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自家种植面积和品种,经村委会登记、核实、造册,以村组为单位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并加盖公章后,上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级分户清册要一式三份,分别用于行政公示、建档备查和财政报帐;第二,乡镇人民政府汇总审核后,在供种清册上加盖公章,上报县农业局、财政局;第三,县农业局、财政局及时汇总、审核、建档并上报。
  今年供应小麦种子的中标价格为3.58元/公斤,每亩用种8公斤,折扣每亩10元补贴后,购种农民应付2.33元/公斤种子款,在上报供种清册的同时,各乡镇要将购种款缴付相应供种企业。
  2、开展技术培训(9月11日-9月20日)。县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全县优质小麦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印发到各乡镇。要组织大批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固定包村,专职专责开展培训,实现村村有技术员、户户有明白卡、家家有明白人。
  3、统一组织供种(9月21日-10月25日)。经统一公开招标,确定今年由四家供种企业负责为我县供种,其中:河南地神种业和内乡凤祥种业负责为厚坡镇供种;内乡金鑫种业负责为荆紫关、寺湾供种;淅丰种业负责为其余乡镇、街道和农业场站供种。供种企业要依据与县农业局签订的供种合同,按时保质保量供种,确保种子发放到村到户,同时建立供种台帐,完善供种清册。要以村为单位向项目区供种,乡村两级组织搞好种子入户工作。在供种时,享受补贴的农民或农民代表要签名并按指印;供种企业要对供应种子统一包装、统一标签,并在供种时向农户发放栽培技术卡片。
  中标供种企业负责将供应的种子提供到村到户,并做好配套栽培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要将制订的技术指导服务方案及时上报县农业局,作为检查验收的依据之一。
  4、组织验收(10月26日-10月31日)。县政府将组织农业、财政、发改、监察等部门成立验收组,对小麦良种种植清册、种植面积及技术服务情况进行全面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将追究相关单位人员责任,并取消该企业今后供种资格。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副县长赵红亮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办、农业、财政、发改、监察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麦良种补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要成立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对小麦良种补贴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2、强化政策宣传。要采用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组织人员到农村宣讲等形式,大力宣传良种补贴政策、规划布局、目标措施,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项目区领导高度重视、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群众涌跃参与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
  3、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县农业局要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种子管理站要对供应的种子随机抽检,以验证供种企业提供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对验收不合格的种子,及时通知供种企业停止供种,严禁不合格种子下地。各供种企业对供种质量负全责,要按要求主动送样(每2.5万公斤取1个样)进行种子质量检测,在种子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供种,受检率要达到100%。在发放种子前,各供种企业要将种子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原件、复印件交县农业局验收。县植保站对种衣剂质量及种子包衣情况要进行全程监管,保证种子包衣率达100%。
  4、加强技术指导。县农业局和供种企业要坚持"服务跟着种子走"的方针,通过层层举办技术培训班、专家技术讲座、送科技下乡、开展科技入户等途径,搞好技术指导,达到家家都有明白人,户户都有明白纸。要认真抓好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围绕省农业厅提出的高产目标和工作要求,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实化措施,抓好指导田,办好示范方,引导种粮农民用良种、配良法,科学管理,优质高产。
  5、强化项目监管。一要做到政策公开。补贴资金的使用实行"四公开"和"四到户",即:补贴政策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农户公开,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补贴兑现到户。二要实行严格督查。县农业局和财政局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采取不定期抽查、明查暗访、专家组督导等有效形式,实地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核对良种种植清册、种植面积与实际补贴金额是否一致,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有关乡镇认真解决,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县乡都要设立咨询和举报电话(县农业局举报电话:69212954),对举报的事项要认真解决,维护广大种植农户的切身利益。三要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县农业部门要会同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对农作物种子市场加强监管,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防止假冒伪劣种子进入生产领域,确保种子供应市场渠道畅通、规范有序。四要强化资金管理。项目资金要按照国家规定严格使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县财政局要按招标确定的中标价和供种量,在供种合同鉴订后为中标供种企业预付70%的补贴资金;在小麦播种结束后,根据农业部门逐级审核确定的种植清册,对验收合格的供种企业结算其余的30%的补贴资金。县财政局要安排良种补贴项目所需配套推广工作经费,保证补贴品种推介展示、配套核心技术示范、高产攻关创建、技术培训宣传、补贴面积核实、补贴资金发放、专家督导和监督检查等管理支出,严禁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的,除追回补贴资金外,对有关单位和当事人严肃查处,并通报全县。五要认真落实"十不准"制度。在补贴面积上不准虚报、漏报、降低补贴标准;在招投标上不准对企业吃、拿、卡、要,不准以不合理名义收取企业任何费用,不准暗箱操作,不准搞地方保护主义;在资金使用上不准挪用,不准挤占;在供种上不准搞强迫种植和强行推广等。
  6、搞好部门协作。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小麦良种补贴工作,把项目实施作为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县财政局负责落实补贴资金的预算、拨付工作;县农业局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制定方案、良种推介、技术服务等工作,其他有关单位也要立足职能,各负其责,为良种补贴项目搞好全程服务。
  附:
  1、淅川县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种植清册

附1:

淅川县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种植清册

乡(镇)

户主姓名

供种面积(亩)

品种名称

补贴标准

补贴金额(元)

补贴领取人签名并按指印

备注

合 计

注:此种植清册由淅川县财政局、农业局监制


  2、淅川县2009年小麦补贴主导品种及布局
  附2:

淅川县2009年小麦补贴主导品种及布局

  一、主导品种简介
  1、郑麦9023。弱春性早熟品种,株高80cm,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亩成穗40万,穗粒35粒,千粒重42g左右,抗锈病、叶枯病,适宜500-600kg水平地块种植,播期10月10日至25日,播量7.5kg/亩。
  2、豫麦70-36。弱春偏半冬性,中早熟,株高70cm,分蘖强,成穗率高,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叶枯病等,一般亩产500kg,高产可达700kg,适宜播期10月10日至25日,播量7.5kg/亩。
  3、豫麦70(内乡188)。属弱春性中早熟,株高80cm,穗长方形,白壳,白粒,千粒重42g左右,一般亩产450kg左右,适宜播期10月5日至15日,播量7.5kg/亩。
  4、郑麦366。半冬性多穗型优质小麦品种,株高70 cm,叶片宽短上举抗倒性好,长方形穗、大穗中粒角质,产量"三要素"为亩成穗40万个左右,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36g,一般亩产500 kg左右,适宜播期10月10日至25日为宜,播量6至8kg/亩。
  5、内农科201。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株高77cm左右,抗寒性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长方形,长芒、白粒,半角质。产量"三要素"协调,亩穗数41.26万个,穗粒数35.5粒,千粒重37.2g,平均亩产459.6kg,适宜播期10月10日至25日,播量6至8kg/亩。
  6、洛麦21。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7天,苗势壮,抗寒性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抗倒性好,长方型穗,高抗叶锈和条锈,试验平均亩产495.8kg。适宜播期10月15日至20日,适宜播量7至8kg/亩。
  7、西农979。半冬性早中熟品种,株高75cm左右,抗倒能力强,成穗率较高,亩成穗数多,平均亩成穗数42.7万,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3g,平均亩产450kg左右;高抗条锈病,中抗赤霉病。适宜播期10月15日至25日,适宜播量7至8kg/亩。
  二、品种布局
  1、香花、九重、厚坡三乡镇以郑麦9023、豫麦70-36、郑麦366、西农979、洛麦21为当家品种。
  2、马蹬、上集、金河、仓房、毛堂、荆关、寺湾、西簧等乡镇岗坡丘陵区以豫麦70-36、豫麦70、郑麦366、内农科201、洛麦21为当家品种。
  3、滔河、盛湾、老城、大石桥等乡镇库区落差地以豫麦70-36、郑麦366、洛麦21、西农979、豫麦70为当家品种。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