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淅川县重大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11 20:05: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淅川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第一分场年出栏五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扬尘、废水、施工噪声、建筑垃圾、生态影响等。

1.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车辆尾气;②施工扬尘:车辆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及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

1.1.1 扬尘

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场地的扬尘,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筑、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施工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动力起尘和风力起尘。

①动力起尘: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施工期间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约占总扬尘量的 60%。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同样的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施行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减少 70%左右,经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洒水4~5 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将其污染距离缩小到 20~50m 范围内。

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措施。

②风力扬尘: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其扬尘量可参考秦皇岛码头采用的煤堆场起尘的计算公示:

 

Q=2.1kV V03e-1.023W

式中:Q ——起尘量,kg/t·a

k ——经验系数,是煤含水量的函数;

V——煤场平均风速,m/s

V0 ——起尘风速,m/s

W ——尘粒含水率,%

由此可见,风力扬尘产生量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等措施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此外,尘粒在空4-3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外,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

以沙尘土为例,其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 250 微米时,沉降速度为 1.005m/s,因此当尘粒大于 250 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因此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场址周围 200m 范围内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因此项目在施工期间注意保持场区道路路面清洁、进出场区车辆控制车速、施工现场定时洒水、不在大风天气开挖、回填以及易产生粉尘的建筑材料尽量不漏天堆放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1.1.2 车辆尾气

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会产生的汽车尾气。废气污染物包括 CONOXPM10THC。由于汽车运输属于间歇式操作,加上周围环境比较空旷,运输车辆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间拟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对汽车尾气对周

围环境影响如下:

施工时合理优化汽车运输路线,以减少车辆尾气对运输沿线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施工场地内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避免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突然排放,降低局部环境空气污染的可能性。因此,经优化运输路线后,可减轻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及沿途居民的影响。

1.2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2.1 噪声种类及源强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推土机、振捣棒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

1.2.2 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 4-5。从表 4-4 中可看出,土石方施工阶段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振捣棒、切割机昼间噪声超标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 40m 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超标情况出现在 100m 范围内。

4 -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距场界最近的居民点为北侧 250m 处的李寨村。施工噪声在经过距离衰减后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昼间标准要求的最大距离范围为 100m,达到夜间标准要求的最大达标范围为 200m。因此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影响较小。

评价建议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中午(12 时至 14 时)和晚上(22 时至次日 6 时)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减少高噪声设备机械的同时运行。在采取合理措施后,可尽量减轻项目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加之施工是短时期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1.3 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少量建筑废水。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粪便污水及洗漱污水等。建筑废水和洗漱污水等产生量小,用于地面洒水除尘;因此,施工期粪便污水经先期建设旱厕处理后施用于周围农田,不外排,对环境影响不大。

1.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弃土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建筑垃圾应及时外运,按当地环保要求运至垃圾填埋场;弃土挖填平衡,生活垃圾定期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预计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区地势平坦,在施工过程中因降雨、地表开挖和弃土弃渣处置不当,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

1.5.1 生态破坏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评价区的植被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占压或毁坏。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处或者清理的植被均遭到永久性毁坏,对生物生境造成破坏,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同时,项目建成后,由于永久占地的影响,使得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土地用途发生改变,场区内原有植被被破坏,原有野生动物生境发生改变。经分析,项目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功能变化

根据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对本项目的地类证明:本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 4-54-6 建成后将完全改变土地利用状况,变为养殖场区建设用地,失去其原有功能。

2)对植被的影响

项目建设过程中场地开挖和清理及建成后各建筑物的占用,对项目区内及附近的植被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占压和毁坏,致使区域内原有的植被生态系统不复存在,造成永久性的毁坏。项目建成后,将对场区内进行绿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对原有生态的影响,并能使项目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3)对动物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引起项目区及周边人员活动增加,交通噪声、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增加,必然使原有野生动物生境发生改变,对区域原有的动物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项目永久占地促使当地原有对环境比较敏感的野生动物将进行迁移,远离该区域,但一些适应能力较强的野生动物则会增加,对当地的野生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但由于项目场区所占面积相对区域面积而言,比例很小,因此对动物生态系统影响有限。

4)生态结构与功能变化

项目建成后,局部地块农业生态系统消失,系统中原有的以种植农作物产生的能流、物流、信息流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系统,并将超过原有农业生态系统,更超过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对当地种植情况的调查,目前厚坡镇种植作物为一年两熟,夏季收获以小麦为主、秋季收获以玉米为主,每亩土地年产值约为 2700 元。根据淅川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预测,本项目建成后,每亩地年产值约为 4 万元,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能力。原来农业生态系统施肥可能破坏水体功能,施肥过量将会污染土壤,改变土地结构,传播疫病,随着项目生态系统开放度扩大,能量、物质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城市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都存在很大的联系性和依赖性,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将大大增强,同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也会增多。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依靠灌溉、施肥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农产品的输出维持其系统,它将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构成与社会经济区互相反馈的生态经济系统。养殖场按照科学管理进行施肥,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频次,能够避免对区域造成污染危害。

1.5.2 水土流失

1)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概况

项目区内地形平坦,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水力侵蚀,主要类型包括面蚀、雨滴溅蚀等。根据该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图、《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96)和通过现场查勘、调查,确定项目建设区内土壤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1500t/ km2 ·a)。

2)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造成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及降雨等。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林草植被覆盖多,年均降雨量约 805.3mm,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数次暴雨。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暴雨。

人为因素:由于项目工程建设,土方开挖和物料堆砌损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施工活动扰动了原有的土体结构,致使土体抗侵蚀能力降低,造成区域加速侵蚀。

3)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破坏地貌植被,对该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使自然状况下的土体稳定平衡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体疏散,土壤可蚀性增加,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增加。

4)水土保持措施

①主体工程防治区

主体及辅助工程开挖完工后及时对边坡进行固化护坡,在坡脚撒播草籽对裸露地表进行绿化,对进厂道路进行固化,完善排水设施,使水土流失降到最低水平。

②施工临时工程防治区

施工临时工程主要包括施工道路和施工生产区。施工完工后,应对临时地面4-74-8 建筑进行清理,对土地进行平整并硬化,同时设置必要的绿化带来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

③进场道路区

本工程设永久进场道路,进场道路进行硬化,两侧设混凝土路边排水沟,并种植高大植物予以绿化。 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实施,可基本控制项目建设责任范围内因工程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项目区域的绿化可为项目责任范围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④沼液管网施工区

本项目配套建设有沼液消纳管网将场内处理过的沼液作为液态有机肥输送到周边农田。管网采用 200mm110mm 75mm PVC 管为主,管网的铺设采用人工开挖管渠-放管-覆土的方法进行。由于管径较小,工程量不大并且采用人工开挖施工,为尽量减少与防止施工期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A 工程施工时注意合理分配施工时段,尽量避开降雨集中时段施工。

B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规范其在施工当中的行为,严禁肆意破坏与工程无关的土壤、植被。

C 施工期间,开挖的土石方、裸露土做好防治措施,减少开挖断面宽度,禁止肆意破坏;施工结束后,做好土地的平整工作,以原有土壤表层作为表层回填、平整,以保持土壤肥力。

综上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尤其是通过施工管理和强化施工期的保护和恢复,则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二)

淅川县淅河综合治理和景观

工程建设项目

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及防污染措施

1)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铺设沥青烟气。

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扬尘污染源来源于土方开挖、回填,汽车运输、装卸,铺路及建筑材料的堆放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TSP。施工扬尘排放数量与施工面积、施工水平、施工强度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本工程为河道整治工程,虽为多点施工,施工扬尘呈多点或面源性质,为无组织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较零散,但本工程施工污染扩散小,主要在施工场地附近,一般可控制在施工场地小范围内。

施工机械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燃油机械作业中燃油排放的烟气,其主要特征污染物为 CONOxCH 等。

本项目景观工程园路及停车场铺装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拟建项目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沥青烟气主要来自铺设过程,产生的沥青烟气含有 THCTSP 和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

2)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

①施工生产废水

本项目新建 8 座石坝,石坝的水域施工采取围堰法,石坝施工过程在围堰内完成,对围堰外水域的影响较小,对水体以及底泥的扰动仅发生在安装和拆除围堰的过程。根据同类工程类比分析,围堰施工时,局部水域的 SS 浓度在 80-160mg/L 之间,但施工点下游 100m 范围外 SS 增量不超过 50mg/L

生产废水还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产生的废水,这部分水难以收集,靠自然蒸发和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是 pH 偏高(1012)。还有输送设备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这部分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设置二沉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清洗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洗车废水的石油类浓度一般为16mg/L,设置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

②生活污水

一般施工场地的高峰期施工人数为 50 人,按 50L/人·d 的生活用水量,排放系数按 0.8 计,则施工现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2m3/d。项目施工人员食宿场所均租赁附近村落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可就近利用工程沿线村落已有的卫生设施(公厕或化粪池)进行处理。

3)噪声

工程施工过程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另外还有汽车运输噪声。声源强度取决于施工方式、机械类型以及交通运输方式。

4)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分为:①开挖土方时表层土;②施工建筑垃圾;③施工人员生活垃圾;④剩余土方;⑤沉淀池底泥。

工程施工开挖土方时会产生表层土,表层土在施工现场临时堆场堆放,施工结束后用于回填。本次工程剩余土方9.11m3,可外运用于其他市政工程填方使用。

建筑垃圾主要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丢弃的混凝土废渣、废(碎)砖头以及原有坝体拆除产生的垃圾等,建筑垃圾产生量约5m3。建筑垃圾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利用现有道路运输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工程施工期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力和物力,在半个月内将工地废土方和建筑垃圾清运至当地城管部门指定堆存位置。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主要为果皮、塑料袋、包装物等。不同建设阶段施工人员的人数相差较大,一般场地的施工人数为 50 人,用以计算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 0.25kg/(人·天)计,即 12.5kg/d,施工期产生总量约 7.5t。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送县垃圾填埋场填埋。

冲洗砂石料、输送设备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设置二沉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清洗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设置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二沉池和沉淀池沉淀的污泥约 1t,定期清运至城管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

 

 

 

 

 

 

(三)

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黑鱼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单位人员进入现场勘查时,根据对矿区采矿活动的查看和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的解读,分析了本项目施工期内容主要有:

1、现有工程矿石、矿渣堆放处的清理和水土保持措施;

2、采区运输道路路面的平整开挖及路边排水沟的建设;

3、首采区的剥离。

1施工期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包括:矿山地表配套设施建筑施工和道路修整、矿山覆土剥离过程中,及其挖掘、运输、装卸作业等处会产生扬尘和粉尘,受地面风源气象条件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粉尘易扩散,机动车运输产生的尾气排放均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1)挖掘粉尘

由于该地区植被覆盖表土湿度高,故粉尘产生量很少,且粉尘颗粒较大,在附近很快就沉降下来,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运输、装卸扬尘

表土及矿石运输、装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产尘部位主要在装车和卸车时,表土自料斗下落过程会产生扬尘,特别当有风时粉尘排放量就会加大。为控制这部分粉尘排放,装车时采取降低料斗高度的措施,卸车时及时洒水降尘,可控制粉尘排放量。因此,表土及矿石装卸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表土暂存场扬尘

表土暂存场堆置的弃土经风吹导致扬尘污染,应及时压实并定期进行洒水。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期废水来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高峰期间施工人员的人数为40人,人均用水量按50L/d计,生活用水量为2.0m3/d,排放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6m3/d,污染因子主要为COD、氨氮等,其特点是废水量不稳定,间歇式产生,废水经化粪池(1座,容积2.5m3)处理后做农肥,施于周边林地。

2)生产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矿山道路开拓、矿山表土剥离过程中输送、装卸等各个环节中均需洒水抑尘,但该部分用水全部散失,无废水产生。运输车辆不在采场中清洗,无废水产生与排放。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边地表径流影响较小。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参考《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并根据类比法调查同类设备可知,施工期间的主要设备噪声源与噪声级见表4-1

4- 1  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强度值

序号

声源名称

噪声级dB(A)

备注

1

潜孔钻机

78~96

距声源1m

2

液压挖掘机

80~90

距声源1m

3

装载机

80~98

距声源1m

4

自卸汽车

79~85

距声源1m

5

液压碎石锤

80~95

距声源1m

建筑施工噪声评价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见表4- 2

4- 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时期

标准名称及标准文号

标准值

施工期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昼间:70

夜间:55

表4- 2可知矿山开采施工期间施工噪声主要为点声源、固定声源,一些流动声源由于只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也可当作点声源、固定声源。通过下面距离衰减公式进行计算,可得到施工期各种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

式中:La为距声源为ra处的声级;

L0为距声源为r0处的声级。

按施工机械最大噪声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4- 3

4- 3  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值

设备名称

离施工点不同距离的噪声值dB(A)

10m

30m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1

潜孔钻机

76.0

66.5

62.0

56.0

52.5

50.0

48.0

2

液压挖掘机

70.0

60.5

56.0

50.0

46.5

44.0

42.0

3

装载机

78.0

68.5

64.0

58.0

54.5

52.0

50.0

4

自卸汽车

65.0

55.5

51.0

45.0

41.5

39.0

37.0

5

液压碎石锤

75.0

65.5

61.0

55.0

51.5

49.0

47.0

由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对照评价标准,可以得到:各施工机械噪声预测值在30m处时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限值(70 dB(A))要求;距施工现场150m时均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夜间噪声限值(55 dB(A))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距离采场最近的敏感点为K1矿体东侧105m处的崔家山村(距离矿区范围边界70m),昼间施工噪声值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夜间不施工,施工区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对周围居民影响很小。

为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评价建议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状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方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4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剥离表土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1)施工期剥离表土

矿山施工期对开采区基建区域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量为0.5m3,堆存于K2矿区北部表土暂存场内,其中0.02m3用于原废石场清运结束后覆土绿化、0.48m3用于K1矿体开采结束后覆土绿化。工业场地剥离表土量0.004m3,堆存于表土暂存场。

本矿区不设废石场,矿石以及废石剥离后直接装车运出矿区外售,不在厂区内暂存。

道路建设采取挖高垫低的方式,无废弃土方产生。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为40人,按0.5kg/d·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kg/d,收集后定期运至附近垃圾处理站处理。

综上所述,该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设由于施工人员的进入,将会给附近居民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施工过程也将促进当地运输业和配套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将得以改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