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贫困村里的“娘子军”
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淅川,累计有400名女性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乡镇扶贫女干部奋战在脱贫战场上。近日,记者走近其中的三位女性,近距离感受她们的别样风采。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4月24日,在淅川县上集镇槐树洼村的板栗园中,一个衣着朴素、脚上沾满泥土的女青年正在和村民一起修枝剪条。
“这就是我们的‘好闺女’刘书霞,”村里的刘奶奶介绍,“年轻负责任,为我们办了很多事儿”!
2015年12月,36岁的刘书霞被任命为上集镇扶贫办主任,从此,她与贫困户结下了不解之缘。
“扶贫干部要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可刚上任时,我是两眼一抹黑!”刘书霞不好意思地理了理头发。可她没有气馁,愣是用一个月时间踏遍全镇所有村落,把镇里的贫困“家底”了解透彻。
上集镇地处城乡接合部,贫困人口相对较少,但是这里贫富差距大,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为了让贫困户打破思想壁垒,刘书霞先后6次组织200多名贫困户到县城参加技能培训。
2016年5月的一个深夜,刘书霞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小腿骨裂,出院后需在家静养三个月。但十几天后,刚能下地行走的刘书霞就回到扶贫一线。家人同事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说:“我知道自己的担当和责任。”
脱贫重担扛肩上的“女汉子”。“老李呀,这两天雨多,你可多操点儿心,别让香菇发霉了!”初见李玉珍,她正在淅川县毛堂乡石槽沟村的贫困户李新定家里查看香菇长势。只见她个子高大,利落短发,皮肤有点儿“糙”,活脱脱一个“女汉子”。
两年前,49岁的李玉珍从淅川县人防办被派到石槽沟村,成了这个小山村的脱贫带头人。面对纯朴热情的村民,性格要强的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得给村里办点儿实事。
石槽沟村地处山区,生态植被好,适宜发展香菇产业,可是没本钱、没技术,大伙儿怕挣不着钱。于是她带着工作队的同志踏遍了临近县乡的香菇种植基地,学习技术、考察市场……样样不落,学精学透;晚上又挨家挨户地做宣传工作,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同意发展香菇产业。
李新定就是听了李玉珍的话,种了1000袋香菇,尝到了甜头:“不到半年时间,我就挣了5000多元,种香菇,中!”
群众事情放心上的“知心人”。出县城往西北方向走60多公里,就到了周婷所在的淅川县大石桥乡陡岭村。
陡岭村地处大山深处,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青壮年劳力大多“逃离”大山,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留守,脱贫任务十分繁重。
万事开头难,不妨从小事做起。两年来,周婷一头扎进深山,打通进山公路、修整村部、修缮学校、修建卫生室、给村民发放家畜家禽、帮助种植软籽石榴……最让她犯愁的还是村民的精神状态。周婷深切地感受到,脱贫不仅是给钱给物,更要扶志和扶智。
为此,周婷走遍每家每户,积极向村民宣传好的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增强村民致富的信心。
“家有读书郎,小康有希望!”为了孩子们,周婷操碎了心,收集贫困儿童信息、联系爱心组织、举办爱心活动……2016年5月,3名贫困孩子的学业资助批下来了,每人每年1200元,直至学业结束。
久而久之,村民把周婷当成了自家人。面对大家的信任,周婷淡然一笑:“被乡亲们需要是一种幸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