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用文明新风吹走陈规陋习
“我们只是做点慈善事业,没想到政府奖给我们一个大‘红包’:景区旅游免门票、每年免费体检、乘坐公交不收费……这是鼓励,也是鞭策,今后我们会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前不久,在淅川县先进模范人物优待证发放现场,淅川县道德模范刘明震领到优待证后十分激动。
刘明震是“淅川爱心联盟”发起人之一。他并不富裕,却热心助人;长年行医,却经常分文不取。先后吸引500余名志愿者参与,义务扶持深山贫困家庭;多方筹资资助困难学生。
刘明震是“最美淅川人”评选活动选出的先进。三年来,“最美淅川人”活动与治理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创建农村文化俱乐部一起,成为淅川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
“最美淅川人”铸造“最美淅川魂”
2017年4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淅川县的刘新军、杨明、贾晓玉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刘新军、杨明、贾晓玉在天津打工七八年。2014年6月17日,三人刚吃过午饭,突然听到租住小区内传出呼救声。他们闻声跑过去,只见小区8号楼4楼阳台外倒挂着一位老大娘。老人左腿裤腿儿被空调室外机挂住,身体悬空,随时有坠落的危险。
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他们徒手从一楼爬到三楼窗台,用双手托住老人,直到消防官兵赶到。“托举三兄弟”的壮举感动了全国人民,中宣部授予其“见义勇为最美人物”称号。
“托举三兄弟”在“最美淅川人”评选活动中,理所当然地被评为“最美淅川人”。
“最美淅川人”评选活动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对先进典型人物的选树,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用“最美淅川人”铸造“最美淅川魂”,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
短短两年多,通过社区、乡(镇)村、学校、企业等单位层层筛选,先后征集到各类先进典型人物近千名,156人被评为“最美淅川人”。
“每个先进典型都是淅川人的一面镜子,是淅川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淅川人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彰显着“重信义、敢担当、创大业、爱家乡”的新时期淅川精神。
红白理事会“劲吹”文明简朴风
曾几何时,婚丧嫁娶、孩子满月、子女升学……农村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借债办喜事、贷款建新房、因婚返贫的现象,让许多群众不堪重负。
“倡导文明新风,厉行节俭办事,就等于减轻了群众的家庭负担,增加了农民的‘隐形收入’。”淅川县文明办主任杨士元说,必须遵从群众意愿,建立健全倡导节俭之风的长效机制。
为此,淅川专门成立农村红白事治理办公室。按照小村1个、大村2至3个的原则,在全县农村(居委会)成立了530多个红白理事会,各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结合实际,管理本村红白事操办。乡镇(街道办)加强全程监管指导,由村红白理事会在不突破指导标准上限的前提下,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各自标准,居民群众参照标准办事。
荆紫关镇南街村李果是90后大学生、“李果包子铺”创始人。今年五一,他和妻子刘霞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帮助下,带头举办了一场“环保婚礼”。
结婚当天,他们为每一位前来道喜的亲戚朋友发送一张2元福利彩票,当天共发出600张。婚礼上,不仅彩票代替了烟酒、电动扎花车代替了小轿车,还用一碗碗独具淅川特色的大锅菜,代替了以往杯盘罗列的桌桌宴席。“这样的形式好,自己省事,乡亲省钱,可以用更多精力做生意早致富。”刘霞幸福地说。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只要政府加强引导,绝大多数群众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办、乡村干部又不能强制干预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文化俱乐部“蓄足”农村发展后劲
“二婶,这一段手气咋样?”
“二婶早都不玩那个了,现在改跳广场舞了。”上集镇丹阳村村干部刘丰年调侃村民杨二婶所说的“那个”指的是打麻将。
为遏制赌博之风,上集镇组建了巡防队,在丹阳村蹲点治理赌博行为。对屡教不改的赌博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对沉迷赌博的老人和妇女进行教育。
根除赌博现象,既要“堵”,也要“疏”,“疏”才是最重要的。上集镇组织老人和妇女跳广场舞,就是办法之一。在该镇丹阳村西坪小组,笔者看到,20多名老人和妇女正在跳广场舞,一名年轻的舞蹈老师在领舞。
“机械化种地后,农民空闲时间多了,但是文化生活单调成为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丹阳村党支部支书记赵全红介绍说,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丹阳村在县水利局等部门帮助下,投资近30万元建起农村文化俱乐部,开通了互联网,购置了图书、服装、娱乐器材等文化用品;建成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配备了亮化设施、配齐了健身器材。
不止丹阳村,如今,在淅川县的不少农村,文化俱乐部成了干部群众业余读书看报、聊天跳舞、学习技术的好地方。
农村文化俱乐部是对现有的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整合而成,再植入乡土文化元素。全县筛选800余名具有文学、绘画、舞蹈、曲艺等艺术特长的基层文艺人才、文艺家庭,以志愿者身份,定期到农村文化俱乐部,帮助农民群众组建各类兴趣协会,开展教、学、帮、带服务活动,让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主角儿”。
香花镇浩溪村的“文艺示范户”杜彦峰在村文化俱乐部组建了唢呐兴趣协会,吸引周边村庄的爱好者踊跃入会,使唢呐这一传统技艺得到进一步传承;毛堂乡龙泉村戏曲兴趣协会的票友传授戏曲吹拉弹唱技艺,举办小型戏曲演唱会,吸引不少群众加入,协会队伍不断壮大……
“农村文化俱乐部是个大课堂,我们要把它建成农民朋友的文化乐园,打造成培育新型农民的育人基地。”淅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玉振表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