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加减乘除”法铺就林业富民路

来源:微观淅川 发布时间:2017-10-12 08:47:30 浏览次数: 【字体:

砥砺奋进五年间,绿色发展谱新篇。回望淅川林业工作的发展历程,成绩可圈可点:连续9年全省县级造林第一,林业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省市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县、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7.9%增加到现在的45.3%,山区林农收入40%来自林业。这是淅川县交出的合格答卷,也是利用“加减乘除”法铺就的林业富民路。

淅川“加减乘除”法铺就林业富民路

造林绿化做“加法”

“淅川县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更蓝了。”这是在天津工作的全先生前不久回淅川老家的第一感受。

“我们创新机制,组建了30多支造林专业队,全部推行合同造林,每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武建宏说。

淅川“加减乘除”法铺就林业富民路

淅川县立地条件差,荒山面积大,淅川县强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荒山绿化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规划设计不同的造林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相结合,每年荒山造林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廊道绿化以渠首、干渠绿化以及国道、省道和主要公路两侧造林绿化为重点,栽植绿化树种和经济林,构筑了280公里绿色长廊。城区景区绿化按照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累计投资8亿多元开发景区12个。环库周绿化多方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采取造林与营林相结合,完成人工造林5.5万亩,抚育12万亩,在库区周围构筑160公里环库生态屏障。产业富民工程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重点发展软籽石榴和核桃产业,全县累计发展软籽石榴、核桃等林业生态产业12万多亩。

资源管护做“减法”

今年以来,淅川县森林火灾为零,森林资源案事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

县里着力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印发了《淅川县关于实行封山管护的通告》,对通道两侧第一山脊线以内山地、环库周围第一山脊线以内林地,全部实行封山育林。制定护林防火预案,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管理,管护成效与护林员报酬挂钩,组建县、乡两级护林防火专业队15支、村级82支,在新造林重点区域设立卡点180多个,实施全天候监控,实现了全县3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淅川“加减乘除”法铺就林业富民路

该县还开展了林业严打、林地保护等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森林公安、林政稽查等林业执法队伍坚持24小时值班,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有力震摄了违法犯罪分子。此外,购置应急救援艇、森林防火无人机系统,结合森林防火通信指挥车,初步形成了“陆、水、空”三位一体的森林资源管护网络。

林下经济做“乘”法

为提高林地利用率,淅川县充分挖掘林下资源,根据山林分布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淅川“加减乘除”法铺就林业富民路

在中西部丹江水库沿岸浅山的仓房镇,利用区域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重点发展丹江水库沿岸森林旅游。在东南部马蹬、香花等乡镇,利用土层肥沃优势,重点发展以林果、林药等为主的林下种植。在北部深山荆紫关、西簧等乡镇,利用区域海拔较高和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以野生菌类、中药材、山野菜和牛、羊、蜂等为主的林下采集养殖。在城乡结合部,充分利用其为全县中心区域、交通发达、人流量大、工业基础好的优势,重点发展林产品加工和农家乐等餐饮服务,走出一条以短养长的路子。去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5.6亿元,吸收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滔河乡蔡家村蔡某走立体种植发展模式,利用林下套种中药材,每年林下药材收入达2000多元。

与此同时,淅川县结合新造林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改变单一树种结构,大力营造混交林,实现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提升服务做“除法”

“林业局制作了党务政务公开栏,人员职责、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各办公室门口有人员去向牌,现在到林业局办事真方便……”上集镇竹园村林果大户王灵华对林业局服务赞不绝口。

淅川县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下沉,为全县林农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一方面,梳理了林业的行政职权,公布权责清单,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将领导分工、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在醒目位置、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群众和来访人员监督。完善了窗口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窗口服务质量,实现了阳光透明运作机制。开展“三亮三评”活动,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模式。建立林业信息、网络、专家服务平台,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实行网上技术服务。同时,针对不同乡镇的产业特点和林农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分赴基层一线,有针对性的举办技术培训,变原来的“套餐”配送为农民“点菜”,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淅川县采取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培训人员2000多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