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贫困群众喜迁新居奔小康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11-21 09: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15日,云淡风轻,阳光挥洒下,淅川县光明社区林立的高楼熠熠生辉,小花园旁,社区群众晒着太阳聊着天。
  
  刚搬进9号楼一层的贫困户阮文霞,正在新房内打扫布置,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按我家原来的情况,一辈子也盖不起房子,现在一分钱不花,我家6口人还在县城分到两套房。”
  
  阮文霞家在仓房镇刘裴村,距仓房镇二十多里,位于深山区,三轮车开不到家门口,挣钱门路少,生活极不方便。根据易地搬迁相关政策,经过村乡县三级审批公示,阮文霞与全乡62户252人一起,搬迁到城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光明社区。
  
  光明社区紧靠淅川县工业园区,是城区最大易地搬迁安置点,总投资1.71亿元,安置房面积75000平方米,目前,该社区共安置来自全县13个乡镇的近3000名贫困群众。在淅川县,像光明社区这样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有31个。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淅川县以“稳得住、可致富”为目标,以“四个靠近”为布局,即安置点靠近县城、靠近集镇、靠近园区、靠近景区,确保每个集中安置点都有一套产业发展措施,每个搬迁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有就业门路。
  
  “搬来当天下午,县里就组织近30家企业举办了招聘会,我家老张还去应聘了!送孩子上学后我也要在附近找活干。”阮文霞高兴地说。据了解,当天1500多人参加了招聘会,300多名贫困人口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
  
  除县城光明、向阳2个毗邻工业园区的集中安置点外,各乡镇安置点则结合实际规划,根据区位特点,发展生态产业,建成香菇、软籽石榴、中药材等生态基地11个,仅毛堂、滔河和老城3个靠近集镇的食用菌基地,就带动1301户贫困户参与产业经营,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为确保每个搬迁户都有至少一个劳动力就业,该县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结合“百村万人”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万人次,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对于镇村集中安置人口,结合发展较多的食用菌发展产业,邀请南阳农校派员培训,已培训6500多人。同时,设立护林员、护水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200多个,优先安置搬迁贫困户就业。
  
  目前,淅川县2016年规划的8个安置点如期竣工,计划搬迁的6297名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并且落实了产业项目和就业岗位,人均增收2000元;2017年规划建设的23个新建集中安置点,12月底可全面建成,搬迁工作正有序进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