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德育之花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地灿烂盛开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8-09-11 15:41:30 浏览次数: 【字体:

核心提示: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淅川教育的精神特区和教育名片,成为弘扬淅川精神和时代主旋律实践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盛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地上的一朵灿烂之花。

  近年来,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淅川县,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治魂、从严治校、勤奋治学、严谨治教,全县教育呈现出持续突破的强劲发展态势。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高招成绩连续10年稳居南阳市各县前三名,2017年高招一本进线852人,增幅居全省第一;今年高考一本进线1245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增幅再居全市第一,连年被市政府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县并记功嘉奖。为了全面展示淅川县3年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探索中国新时期基层教育的走向和模式,本网将集中推出4期系列报道。

 淅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建设“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的奠基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淅川县教体局积极响应快速行动,以“争创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自2016年年初开始,在全县教育系统稳步推进青少年德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德育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迈进,铆足了发展后劲,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淅川教育的精神特区和教育名片,成为弘扬淅川精神和时代主旋律实践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盛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地上的一朵灿烂之花。

 社会支持是德育教育工程开展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抓德育是社会的呼声、群众的期盼,要通过德育工作,培养一批有素质、有品位、有担当的合格人才,把淅川建设成向上向善、幸福有爱的首善之地。”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是淅川县德育教育最早的倡导者和始终的主导者、支持者、践行者。

 淅川县是全国移民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自1959年起,淅川先后搬迁移民近37万人。全县现有人口67万,中小学校412所,在校学生14.6万人,教职工7013人。淅川县教育系统涉及淅川县1/3人口和几乎所有的家庭,所以教育系统的风气影响淅川社会风气,教育系统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稳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关乎淅川的未来。特别是,培养一个合格人才标志着一个贫困家庭的永久脱贫。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大行其道,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出现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所以要铲除这股歪风邪气,就必须弘扬新风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一场重塑‘淅川精神’活动来打造‘首善淅川’和‘渠首精神高地’。这是一次漫长的征程,这次前行我们不能丢下教育系统,我们要大人小孩一起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从根本上扭转和促进社会风气改变。”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道出活动初衷。

(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后排左二)在二高课堂上给学生做励志讲话摄影杨冰)

  2017年正月初七下午,卢捍卫书记接受记者采访,他斩钉截铁的话语依然清晰。他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历览前贤,无一不把修德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先成人,后成才,德育是做人的根本,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砝码和准则,更是教育的主要必修课程。所以,必须要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头等重要的位置抓。德育工作抓好了,将惠及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德育工作抓好了,将促进全县政风民风更清更正;德育工作抓好了,长远来说将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为一位县委书记,淅川现实突破到哪一步很难说,但是一定不能让淅川输掉未来,一批有修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才是淅川未来发展和崛起的最大资源和最具潜能的生产力。当然我清晰知道这种工作暂时是看不到效益的,对我们来说可能一年两年看不出政绩,还会暂时影响学生成绩,会有很多的阻力困难,但是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我是说,当多年后再来淅川,看到淅川发展的后劲,我会为今天的决策和作为自豪。”

 很快,淅川把德育工作作为加快淅川民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高调谋德育、高调议德育、高调抓德育成为淅川县广大干部、教师和家长的共识与常态。

 县委常委以及县政府主要领导每人分包一所学校,时刻关注德育工作进展,他们多次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实地调研,走进课堂了解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召开专题会议探讨研究,邀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科学规划、组织领导、氛围营造、落实推进、督导问责、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为德育工作开展夯实组织基础。

 为了激励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县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奖德育和教学先进单位和个人,2016年奖励资金700万元,2017年提高到1200万元。最近,又拿出100多万元,奖励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召开大会,对每年一度的“十佳师德标兵”进行隆重表扬,他们的巨幅照片矗立在县城最繁华的人民路两边,电视、报纸和网络进行不间断报道。

  2017年9月11日,县委书记卢捍卫辗转深入多地,向淅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师德标兵”胡剑瑛、淅川县一高“师德标兵”孙均可、寺湾镇中心学校师德标兵白松涛、荆关镇一中师德标兵刘建忠一一鞠躬。刘建忠感动的说:“县委书记给我鞠躬,我很受感动。我知道这是对全县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礼遇。”

云图片

(荆紫关小学组织师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摄影杨冰)

“ 是县委领导特别是卢捍卫书记的支持打消了我们大力发展德育教育的担心顾虑。”淅川县教体局局长李晓辉坦言:“说实在的,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深知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也一直将其作为重要的一环来抓。但是大多是国家规定的内容和例行的教学,现在要将传统文化、现代精神、淅川精神融入进来,就要占用学生大量课余以及节假日时间,肯定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学生、老师、家长肯定会有不满甚至抵触。县领导的知情、指导让我们打消了顾虑,关心、支持给了我们开拓的勇气、决心和毅力。可以说,淅川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全县人民合力完成的,是县委书记的一把手工程。”

 对于这个担心,淅川县一高中校长王建刚也有同感。王建刚介绍说:“县高中很多老师认为德育教育是小学初中的事,咱一高中主要任务就是考试升学,家长社会看中和衡量我们工作的是升学率,德育活动挤压学生学习时间,影响高考成绩。2017年正月初五下午5点,卢捍卫书记悄然来到淅川县一高,和在校的教师进行座谈,耐心阐述高中阶段进行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淅川一高作为淅川的最高学府,一定要把德育教学融入到教学当中,做好全县德育教学的排头兵和样板。很快,一高中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开始了一高中阶梯式跳跃发展的德育之旅。”

  为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淅川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两弘扬一争做”(弘扬移民精神、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淅川德育教育工程一道成为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奔向“淅川精神高地”......

规范管理是德育教育工程稳步推进的保障

“德育教学落实的难度在于没有统一的教材、规划、版本可供参考,各个学校摸索碎片化,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制约了德育目标的实现。要想持续、系统、高效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立足本地县情和历史脉络,在参照好本地试点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写德育教学大纲、德育教材、德育教学评价,使之序列化、系统化、规划化、科学化,让各个学校德育教学有本可依、有章可循、有称可评。”对于如何落实德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淅川教体局局长李晓辉把握的很清楚。

 为此,淅川县高规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玉振为组长,副县长邵书燕为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淅川县教体局成立德育中心,各校配备德育副校长。组织人员多次到山西、山东、广东等地学习考察德育工作先进经验做法,接连出台了《淅川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德育工作“十个一”工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性、促进性文件。2017年6月2日,下发了《淅川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淅川县德育教育的主题、目标、内容、步骤、活动以及考评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行性,《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淅川县德育教育大步迈上规范化、常态化、长期化轨道。

(淅川一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摄影杨冰)

  订方案、设机构、建台账、搭平台、树典型、编教材、严督导.....全县各学校积极行动,结合《意见》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六抓”德育教育模式。

  一抓课程育人,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全县各学校按照“五固定”(教师、课表、课时、教材、督查)的要求开设德育课程,依托学校自身资源,开设心理健康课、书法课、国学课等,配齐配强德育教师,拓展学科德育资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特别重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工作,将该丛书分解到每一学年,要求各学校每周要有固定时间上国学经典诵读课,做到进课堂、进课表、进教案、进考卷,按照“三读三演一运用”的教学模式,上好诵读指导课。仓房镇地处偏远,将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规划在每个年级,日诵读月展示。2018年4月28日,淅川县“国学经典汇报演出活动”德育观摩现场会在仓房镇举行,受到与会者好评。

  二抓管理育人,发挥制度引领作用。从学生的学习、文明、礼仪、卫生、安全、法律等方面入手,建章立制,精细考核,形成全天候、多方位、无盲区的德育工作行为管理“天网”,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县一高、县二初中、盛湾初中、西簧乡小、县一小等学校邀请军人每年对全体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军训结束后,继续巩固军训成果,从起床、内务整理、升旗、三操三餐等方面按军人要求规范每一个细节。“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养成教育之路。

  三抓环境育人,发挥校园文化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展现。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淅川着力加强校园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全县中小学重视校园绿化、亮化、美化,打造育人氛围,让一草一木说话,让每面墙壁育人,让校园书香充溢,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沃土。

  荆关镇一初中把本校走出去的优秀学生事业成就和图像悬挂在校园长廊,用身边可以感知的榜样来影响激励学生,并组织师生合唱歌曲《我的家乡荆紫关》,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淅川一高2016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设计建造了“清华北大之星”墙、历史名人连廊、“德义礼智信”展板等一系列文化设施符号,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抓家校育人,发挥联谊协会作用。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各校成立家校联谊协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凝聚育人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家校联合开展共育绅士淑女、“两操”比赛、诚信考试、共看电影、共读诗书等活动,实现家校联合育人的格局。金河初中邀请家长参加升旗仪式,参加学校重大活动与管理共促学生成长。家长们被德育工作的细致与坚持感动,纷纷表示配合学校进一步搞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五抓全员育人,发挥教师志愿者作用。县教体局建立“周六德育社团日”制度,动员教师自觉自愿参与德育社团活动,在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并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截止目前,累计向4362名教师颁发了德育社团活动聘书,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育人的目标。

  六抓阅读育人,夯实终身学习基础。为实施“全民阅读”,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厚实基础,县教体局在全县中小学实施了“海量阅读”工程,明确各年级的阅读量和时间,保证每天至少阅读1小时,同时组织开展好书推介、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活动,解决了学生没书读、没时间读和不会读等问题。

  课堂育德、行动立德、环境蕴德、书香养德、真情润德,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竞相打出了“德育组合拳”,着力构建德育大课堂,密织德育大网络,拓展德育大空间。文明礼仪架起“修身桥”,经典诵读唱响“道德经”,心理健康开启“导航仪”,诚信励志竖起“成长梯”,一时间,德育成了响彻淅川上下的主旋律,奏响了文明最强音。

 搞好活动是德育教育工程纵深开展的载体

“活动是推动一切工作深入开展的抓手和载体,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参与其中在快乐中认知了事物、磨炼了意志、文明了言行。活动应该有鲜明的主题、科学的组织方法、周祥的安全措施,因此德育活动在强调突出个性的同时,必须划定一定的范围,宏观的加以界定、指导和规范。”淅川县教体局局长李晓辉对德育活动的把握胸有成竹。

  淅川县教体局规定,有八大系列德育活动各学校必须不折不扣持续开展。一是“三拒绝”(拒绝零食,拒绝零花钱,拒绝家长无序接送)活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家长接送行为;二是“两操”(中学生的激情跑操,小学生的《弟子规》韵律操)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亲近传统文化,使校园充满活力和激情;三是共读《平凡的世界》、共看《上甘岭》,学生、教师、家长都写读后感,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四是开展“两弘扬一争做”(弘扬师德标兵精神、弘扬好学风教风校风,争做最美教师最美学生最美家长)教育实践活动,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全县巡回演讲,塑造教师新形象;五是开展“三大步”励志教育活动,通过读励志信、填写成长手册和建立育人导师制度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六是开展远足活动,以此磨炼意志增强体质,强化纪律观念和环保意识;七是通过组织观看《红色气质》、《筑梦中国》、《厉害了,我的国》和《强军》等系列影视专题片或纪录片,增强师生爱党爱国的自豪感,增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八是开展经典歌曲、传统诗词、武术运动、《道德经》诵读、楚文化、书法绘画、经典音乐等“七进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

(淅川二高举行义务植树活动摄影杨冰)

   教体局把每周六定为“德育社团日”。德育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根据淅川实际情况,全县周六共开设四节大课,上午、下午各两节。四节课主要内容:经典诵读,书法美术练习,音乐欣赏,武术训练。各学校制定方案,统筹安排,加强管理,讲求实效。全县学校在“德育社团日”期间,严禁教师上文化课,或在课堂上做与社团内容无关的工作。县一小根据学生特长组织众多精品德育社团,以此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吸引众多家长参与,成为家长、学校、学生互动的平台。

  同时,对创新德育夏令营活动范围内容进行了严格控制。教体局规定夏令营活动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7月15日-30日,第二阶段8月10日-25日。夏令营活动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县内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贫困户访贫问苦,吃住农家,体验生活,人人写体会,举办“我与贫困家庭同生活”征文大赛;二是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断巩固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校园”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会一项技能,如曲艺、棋类、国画、泥塑等,开学后,各学校要组织展示活动;三是与研学旅行相结合,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旅行。四是与温习功课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给学生适当布置暑假作业,要以研究性和灵活性作业为主,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各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必须将方案和申请报教体局研究审批后,方可实施。

(淅川县第二小课间韵律操摄影全红伟)

 在完成教育规定的课程之外,允许各学校结合乡情、校情、学段、学生及季节和月份特点,制订学校德育工作每月主题,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活动,力争让每一个活动都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清明节期间祭扫烈士陵园缅怀英烈;劳动节期间参加劳动学会珍惜;重阳节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学会尊尊老爱幼;母亲节给母亲梳头洗脚学会感恩。九重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环保伴我行”活动,教育师生树立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一库清水直送京津;寺湾镇留守儿童较多,在留守儿童中开展“十星评选”活动,鼓励留守儿童不卑不吭自强自立;县一高根据高考需要开展励志文化教育,激励好、中、差学生学有目标、赶有前途;全县每所学校都有一个德育主题,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崇德向上,见贤思齐。

 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的节约意识、自立意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等明显增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勤劳节俭、尊老爱幼,自强感等良好品质正在养成,一大批“文明之星”、“诚信之星”、“孝老之星”不断涌现,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各界反响是检验德育教育工程成效的砝码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淅川一本共上线1245人,本科一批进线1245人,比2017年增加393人;本科二批进线3034人,比2017年增加334人。县一高一本进线1134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一本进线率居全市第一,一本增长人数再居全市第一;2017年,淅川县高招一本进线852人,同比实现翻番,全市理科状元花开淅川,5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王建刚校长说:“淅川一高中高招成绩证明,德育工作与考试成绩并不相悖,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从学生内心迸发的力量是任何说教和高压都无法取代的。通过德育,学生们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白了目前学习对于他们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学习的动力就自然而发。学校将继续坚持德育教育,力争把一高打造成淅川道德教育的高地、淅川教育改革的龙头、南阳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典范!”

“德化万物,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学,教师明白了为什么要教,明白了责任担当拥有了家国情怀。从春到夏,从城到乡,从小学到高中,德育工作犹如一股股和煦的春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田,催开了朵朵绽放的蓓蕾。

  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付诸行动。由于懂得了爱校护校,校园干净整洁、焕然常新;假日宅在家里的少了,参加社团的多了;在家不顶嘴了,主动做家务了;懂得感恩了,变得懂事了。九重镇桦栎扒村移民小学学生张晓茹不仅积极参加植绿护绿活动,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去河边捡拾垃圾,并向周围人宣传护水知识,用实际行动为南水北调作贡献。在她的带动下,爱水、护水、节水成了淅川青少年的自觉行动。现在上初中了,节假日依然坚持不辍。2018年5月,张晓茹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评为“新时期好少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受表彰的10名优秀青少年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少年。

  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持续向好。县政府强力整顿教师队伍,七百多名无序借调教师迅速归位,教师队伍管理不断规范;乱办班、乱收费、乱发教辅现象彻底制止,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逐步形成。

(淅川县五小“诵经典传美德”德育汇报演出摄影杨冰)

  家长因为孩子的转变而改变。荆关镇一初中学生家长魏立中告诉记者:“孩子变化非常大,以前回到家里很少干家务活,现在做完作业就主动洗衣、刷碗、拖地,有时还指责我们大人不该说粗话、抢过马路,俨然就是个小老师。”通过小手拉大手,很多家长修正了言行,积极投身于“争做最美淅川人”的活动中。

“德育工程的持续推进也展现了淅川县这一届领导班子扎根淅川、立足长远不搞短期行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建刚认为:“淅川的德育工程不仅仅为淅川未来储备了一大批合格人才,而且带来整个社会风气和思想的改变,为淅川县富民强县建设和决胜扶贫攻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淅川县3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抓德育教育和教育质量是相辅相成的,抓德育并不会影响教学成绩;抓德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宽仁厚德,比如身怀美玉心藏日月,又如端木不生逸枝必成栋梁。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几年,我们经历了许多波折,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县委、县政府推进德育教育的决心不动、力度不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不忘初心,迎难而上,为让淅川的孩子走得更远,为千千万万淅川学子的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淅川县政府副县长邵书燕坚定的表示。

  巍巍伏牛抒豪情,清清丹江谱新歌。淅川县青少年德育工作犹如燎原的星火,与“两弘扬一争做”活动交互辉映。淅川县7000多位教育工作者满怀教书育人的豪情壮志,倾情播撒崇德向善的种子,与全县人民一道信心百倍地构筑“渠首道德高地”和淅川“首善之地”,为推进淅川县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作者:刘同伟、杨振辉、全红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