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开门纳谏求实效

来源:特约记者 冷新星 通讯员 李书豪 发布时间:2013-10-29 08:42:39 浏览次数: 【字体:

——淅川县廉洁从政集中教育活动综述

  从风清气爽的5月到枝绿果满的9月,一场历时4个多月,涵盖17个乡镇(街道)、110个单位的廉洁从政集中教育活动在渠首大地扎实展开。它恰似铿锵的战鼓,吹响了淅川跨越发展的号角;犹如和煦的春风,吹开了淅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树繁花,使城乡处处呈现出新气象、新变化。
  深入基层找问题
  16.5万人的移民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这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使淅川县打造了一支团结、奉献、拼搏、务实的干部队伍。后移民时代,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廉洁从政教育活动,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廉洁从政意识,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活动动员大会上,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这样要求。
  活动一开始,该县就注重开门搞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虚心听取意见,对照党章党纪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县委每个常委用3天以上时间,蹲点调研、吃住在户,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
  各乡镇、各单位班子成员纷纷深入基层,向群众问计求策。全县累计访谈群众1万多人次,收集到生态建设、城市建设、移民后续发展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3000多条。
  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场场座谈交流,一份份剖析材料,在群众提、自己找、代表评的“三堂会诊”中,全县领导干部把民意察得更真了,把问题找得更准了,把差距看得更清了,把原因剖析得更深了。
  强化教育抓落实
  “廉洁从政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加快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淅川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宋超说。
  为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该县一方面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自我教育,使廉洁从政理念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成立廉政教育宣讲团,分批次到县直委口、乡镇、街道,宣讲道德、纪律、法律法规等。200多场次的宣讲,使近万名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廉洁从政重在领导带头。淅川县委常委班子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常委们从自己做起,带头做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各乡镇、各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100多场,每个党员干部都查出了问题、看到了不足、明确了方向。
  为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淅川县成立8个督导组,通过明察暗访、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共发现违纪线索100多件,立案查处75件,党政纪处分85人。
  立改立行求务实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教育活动中,淅川县始终把维护民利、改善民生记在心头、抓在手中,真听真改,边查边改,立改立行,在为民服务中凝聚起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力量。
  从群众关注的焦点改起——聚焦 “四风”强化治理,正风肃纪,强化行政管理。对公车私用的4个单位、5辆公车和6个无人值班单位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案件9起,党政纪处理9人。所有乡镇都按标准建立了“公务灶”,并设立专账进行管理。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一村四警”为民实践活动,500多名干警进驻全县所有行政村,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教育部门认真开展乱收费、乱办班专项治理,从严规范办学行为。各级各部门还设立政务公开栏,搭建沟通平台,使权力运行阳光透明,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最大限度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从加强制度建设改起——淅川县委、政府建立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专门文件11个。工商、药监、质监等部门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联动联防、责任追究机制。财税部门实行班子成员分包制度,落实日常管理制度。此外,卫生、国土、水利等部门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全县呈现出以制度管理、用制度考核、依制度奖罚的局面,廉洁从政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廉洁从政集中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淅川县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发展环境,极大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