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移民之光耀渠首

来源:夏季风 发布时间:2013-11-19 09:36:33 浏览次数: 【字体:

  移民之光耀渠首
服务搭“金桥” 移民快致富 

 山里种菜城里卖,一年赚了好几万,大娘唐金兰面对记者采访笑得合不拢嘴。这里是淅川县老城镇穆山移民新村,尽管已过立冬,但村里200多座塑料大棚里依然是硕果累累。

  穆山移民新村的大发展折射出淅川移民创业致富的智慧和激情。淅川是全国移民安置大县,为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搬迁移民16.5万人,其中县内安置1.9万人,加上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后靠安置移民,全县共有新老移民10万多人。县委书记马良泉说,后移民时代的淅川,将“恢复发展库区经济”和“一江碧水向北送”作为双重目标,迅速组织工作重心转移,强力推进移民增收致富,广辟蹊径,多渠道、全方位地寻求高效、普惠的综合发展之路。

  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柑橘、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金银花、茶叶、大棚蔬菜、辣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养牛、猪、羊、鸡、鱼、鹌鹑、鸽子为主的养殖业,以地毯、制衣、食用菌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实现了移民增收、企业增效、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的良性发展格局。

  政策搭建“致富桥”

  移民入住新家园后,淅川县积极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20年的政策决定,让移民每人每年稳定增加纯收入600元,有力地改变了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库区经济快速发展。县长赵鹏表示,移民要稳得住,必须先能致富,政府的定位是搭建服务平台,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致富。

  同时,淅川县出台政策,为移民搭建“致富桥”。县委出台了创建移民新型社区实施意见和土地扶持、资金扶持、农户扶持等19条优惠政策及奖励规定,县政府出台《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生产开发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资金作为全县移民新型社区创建和移民生产开发项目发展奖补资金。

  借助移民奖扶政策优势,淅川县积极扶持移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农业机械、建设大中型沼气池等。全县新老移民创业激情空前高涨,尤其是河南省去年分配给淅川县的2200万元奖补资金,带动了十倍乃至更多的移民和企业把资金投放到生产发展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012年初,淅川县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及种植大户发展茶叶、金银花、竹柳等生态产业。同时,捆绑项目、整合资金向移民村倾斜,鼓励引导企业在移民区建公司、建基地,带动移民创业致富。目前,全县11个移民乡镇已建成2000亩以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32个,有20多家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先后进驻移民村办厂兴业,16家大公司与移民村签订了村企共建协议并投资兴建产业,14家企业已在移民村延伸项目发展生产,使1万多名新老移民稳定就业。

  培训送来“金钥匙”

  “政策好,条件也好了,多学技术,快致富。”拿到实用技术培训结业证书,移民王金发激动不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实现移民“能发展、可致富”,淅川县因地制宜编制了移民新村发展规划,帮助移民群众选准发展项目。围绕产业发展,组织移民、农业、畜牧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移民智力培训和技术指导,并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向移民传授茶叶、辣椒、中药材种植,牛羊饲养及电焊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给移民送上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增强移民科技致富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梦、创业梦。

  县移民局长聂俊毅介绍,近几年来,全县每年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班的移民人数都在3000人以上。通过培训,提高了移民的综合素质、自身发展能力和致富本领,催生了一大批自主创业的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库区移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掌握一技之长后,淅川移民竞相创业,担当起生态产业的主力军。近两年来,该县移民新发展金银花3.1万亩、茶叶3.9万亩,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竹柳、玫瑰等其他生态产业6万余亩,建成5000亩以上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10余个,建立辣椒、花椒、茶叶、核桃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7.2万亩。全县以茶叶、金银花、核桃、匙吻鲟养殖等为主的高效生态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移民编织“增收网”

  移民搬迁结束后,全县各移民乡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办法,引导移民群众主动参与生态建设,发展库区经济,增加移民收入。各内安移民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借鸡下蛋。依托区位、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主动增进与各类行业协会、地域性商会的联系沟通,借助他们已建成的生产设施为移民所用,取得了较好成效。上集镇利用南阳新合作公司在张营移民新村建立蔬菜基地,主要吸纳移民就业。目前,南阳新合作公司已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在张营移民新村建设集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种植蔬菜大棚45个,由37户移民承包,移民户每年可获利3万多元。

  借力创业。借助移民奖扶资金,全县新老移民中种植户、养殖户、加工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56个移民集中安置点中大多数规划了养殖小区。厚坡镇柴沟移民村采用政府引导、公司主导加农户协作经营模式,目前已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60亩的养殖小区,建成厂房10个、钢屋架大棚24个。

  借工扶农。因势利导,借工扶农,实行移民生产开发资金奖补企业政策,很快在全县移民乡镇、村中形成了积极上项目、扩规模的良好发展态势。香花镇石臼、振翼等8户移民或移民家属兴办创业园,共安排移民工人350人。在九重镇创办的九信电化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30人,其中移民员工400人,年人均收入3万元左右。

  借船过河。金河镇中吴店、下吴店两村人均三分地,地上无山、地下缺矿,资源匮乏。金河镇协调中吴店移民村在本镇非移民区彪池村租地735亩,引进北京金通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成立移民蔬菜合作社,发展大棚1100个。目前,参加基地合作社的农户已达到312户,移民户占到了80%。

  统计显示,淅川县已有5万名新老移民参与或从事生态产业发展,近万名移民在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均每年增收上万多元。广大库区移民正凝心聚力奏出安居乐业的幸福交响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