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碧水蓝天映渠首——河南淅川县水质保护工作侧记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12-20 09:58:30 浏览次数: 【字体:

  初冬时节,河南省淅川县毛堂乡茶园里,一棵棵茶树长势喜人,将昔日的荒山秃岭装扮得郁郁葱葱。茶园的主人赵丹,正领着十几名当地农民为茶树浇水。

  赵丹,上世纪70年代淅川外迁移民。去年初,他响应县里号召,回到淅川承包荒山发展生态农业。

  短短一年多时间,赵丹在丹江口水库沿岸建成了5000亩茶园基地、3000亩软籽石榴基地和6000亩薄壳核桃种植基地。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被称为京津人民的“大水缸”。近两年来,淅川县以其豪迈担当和倾情奉献,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精心呵护着北中国的生命之源。

  植树造林 筑起绿色屏障

  11月18日,石廷乐和其他造林专业队员早早吃过饭,便开着运水车,到凤凰山造林基地种树。

  石廷乐是淅川县马蹬镇农民,他积极带动群众绿化荒山。几年前,他和十几名群众组织了一支造林专业队,一年四季专职造林护林。

  这些年来,石廷乐磨破的鞋子足有几十双,造林面积8万余亩,绿化了50余座山头。

  像石廷乐一样,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每个淅川人的自觉行动。

  “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是渠首淅川人的历史使命。确保水碧天蓝,是责任,更是担当!”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的话掷地有声。

  5年内绿化所有荒山,奋力建设生态淅川,淅川县造林绿化的目标清晰而明确。他们大力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城区景区绿化、环库绿化、封山育林”等五大工程,打响了绿化渠首山川攻坚战。

  针对山区造林难度大的实际,淅川县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引进和培育造林专业队,保证了造林质量,使树苗成活率大大提高。目前,全县活跃着35支造林专业队,每年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合格面积连续5年位居河南省第一。

  重拳治污 蓄下一库清水

  “这一关闭,俺损失不少啊。”把最后一车设备送出大门,看着一个个空荡荡的车间,郭新彦怅然若失。

  郭新彦原本拥有一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化工企业,员工400名。而今,由于生产用水影响丹江口库区水质,企业被县里勒令关停并拆除。

  “水源地对水质保护的刚性要求,使高科技、低耗能、零污染成为淅川县发展工业的不二选择。”淅川县县长赵鹏对县工业发展方向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

  2003年以来,为保一库清水,淅川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对南阳泰龙纸业等338家造纸、冶炼等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经济损失巨大,县财政收入为此一度下滑。

  今年以来,淅川县再次“断腕”,要求县内12家企业坚决关闭或转型升级,并要求九信公司等6家企业限期整改。

  “壮士断腕”的阵痛,为淅川换来了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的发展空间,全县工业经济也因此实现转型升级、聚合发展。

  在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的同时,该县还在库区严控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鼓励农民使用生态有机肥。全县每年减少传统氮肥用量达2000多吨,丹江水中的氨、磷指标逐步降低。

  全民护水 托起生态渠首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要求,丹江口水库于今年10月开始蓄水,并于2014年汛期后正式向北京调水。为做好调水前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淅川县启动了以“洁净丹江水、呵护水源地”为主题的全民护水行动。

  淅川县财政每年拿出大笔资金,组建了总人数为2000人的城区河流及库区重点部位护水队、环库乡镇护水队、库区水面护水队、基层民兵护水队及护水执法队等五支专业护水队伍,清理水面漂浮物,打捞清理河岸垃圾,宣传教育群众,查处污染水体案件。

  张小伟是丹江岸边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他东拼西凑购买了一条游船,并在船上办起了餐馆。一年忙碌下来,收入能达到10多万元。但常年在船上生活,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前不久,他响应县里号召,主动关闭了餐饮船只,还报名参加了库区护水队,承担起捡拾垃圾、打捞水上漂浮物的任务。

  时下的淅川,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机盎然、魅力无限。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几年前的32.8%提高到现在的45.3%;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已连续6年稳定保持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保持在300天以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