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清明时节走淅川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4-04-08 08:46:3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清明节小长假的第一天,很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扩容淹没区的移民利用假期回乡祭祖。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双河镇村旧址,两户多年未见的老街坊在这里偶遇,老人们拉手叙旧。

  
  循着丹江口水库的东岸,驱车北上,130公里路程,就进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

  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渠首工程所在地。据地方志记载,淅川设县制距今已2000多年,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于这里的丹阳。

  昨天是清明节,云淡风轻暖意浓。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麦苗,连片的油菜花,一汪汪清水跃动的水沟河汊……处处生机盎然。不时几声悠扬婉转的鸟鸣传来,当地人说,那是这个时节专门来报信的“清明鸟”,提醒人们别忘了祭拜自己的祖先。

  我们赶往丹江与老鹳河相汇处的双河镇村。南水北调中线送水后,它将被淹没。

  崎岖的山路上,不时可见拎着浅黄色纸钱和鞭炮返乡祭扫的乡亲们。双河镇是座紧邻丹江水库的古镇, 山清水秀。曾经,便利的水路交通让这里形成百舸争流的集镇闹市,客商云集,号子声不绝。后来,铁路、公路渐次发达起来,这里冷清下来,成为一个村落,不过依然沿用“双河镇”这个名字。

  “哟,这不是老邓家小儿子,你也回来了?”“回来扫墓的,您是贾家大婶子吧。”曾经同住一个村子的老邻居们不期而遇。原本隔着一道田垄的邓家与贾家两支队伍很快融合成一家。

  老邓家领头的是大哥邓炳照,他的亲友中住得最远的来自湖北十堰,平时工作忙,已经三四年没回老家走走了。贾家婶子叫贾改珍,62岁的她拽着邓家老奶奶刘菊兰的手,不愿松开,“以前还是娃儿时,我总缠着您学女红,还有得印象吧?”84岁的刘奶奶点着头,一个劲儿地晃动贾改珍的手臂。

  贾建伟是他这一辈儿的兄长,这次祭祖活动就是由他出面组织的。“往年即便过春节也没有这样聚齐过。现在虽然都移民到各处,但我们这里生这里长,老祖宗还在这儿,不能忘,今年大家伙儿必须得回!”

  为此,他专门从300多公里外的中牟赶过来,一块来的还有从南阳市里赶来的堂妹堂弟,加上其他亲友,有10多人。“待南水北调送水后,明年清明,祖坟也得淹没了,谁也不想错过这最后一次到双河镇村祭拜祖先的机会。”贾建伟说着红了眼圈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草丛深处贾家奶奶的坟茔,一时间无人说话, 不远处两湾河水正静静流淌。

  贾改珍将纸钱送到孙儿辈手中,让孩子们按老习俗一一跪下给祖辈磕头,“得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出生于1965年的贾建伟见证了村子两次大规模外迁。为了支援修建丹江口水库,1973年第一次往外搬迁,一些人到了青海、湖北。“俺赶上了前年的第二次外迁,搬到了郑州旁的中牟县官渡镇。”如今他长年奔波在中牟县与淅川县两地,经营着两家食品店,专门销售丹江鱼,兼卖炸鸡。

  因为水库移民,堂妹贾月勤比他早一年搬到了南阳市新野县,同族的弟弟贾学成搬到了新乡市延津县。亲友原本同住一个村子,如今迁到四处,相隔远了。“好在现在交通、通讯都发达,倒没啥影响。住的还比先前好了,以前住平房土坯房的,现在都住上了二层小楼。再往大处说,为了早日给北方供上水,我们搬迁也值得!”贾建伟说得很实在。

  告别这两家人,记者赶往南水北调的取水口—陶岔渠首。在途中,同样见到许多从外地赶来祭祖的淅川人。经过厚坡镇时,遇到骑着摩托车的赵志清,今年50岁的他已当上了爷爷。这次回老家香花镇柴沟村祭祖,“在淹没前最后看看祖坟,把现在的好日子跟祖先们唠唠,让他们安心。”


  “为了国家大工程,俺们柴沟村700多口父老乡亲整体搬到了厚坡镇。这个新村,还叫柴沟。”走进赵志清的新居,果然屋子敞亮,屋后还带个四分地的小花园,他精心培育的大叶女贞树苗长势正旺,“绿化用的,销路好着呢,挣钱!我还养了2000对肉鸽,种了200亩烟叶。以前种玉米、小麦、花生,一年下来才几个钱?这些事儿,刚才我跟老祖们磨叨了好几遍。”赵志清说。

  据淅川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59年到1978年,20.2万淅川人告别故乡,2009年到2011年,又有约16万人为了南水北调在异乡安家。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