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北京琴书深情吟唱送水情

来源:新民网 发布时间:2014-10-28 09: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从小在淅川长大,丹江口水库就挨着我的家……”明晃晃的日头下,北京琴书艺术家王树才伴着四胡的旋律,左手敲击铁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说似唱,唱似说,到动情处,这京腔京韵竟让坐在观众席前排的几位大娘潸然泪下。10月26日上午,南阳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分外热闹,首都文艺家代表团在这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

   “真没想到我唱的北京琴书还能让淅川的老百姓流泪,看来是唱到了移民们的心坎儿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琴书的唯一传承人,王树才特地为此次慰问演出创作了一曲《送水》。在他看来,自己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获益者,用北京琴书这种极具京味儿的鼓曲艺术,特别能表达对库区人民的感谢。

    今年50岁王金成是附近云余村的村委书记,前天一大早,他就带着村民们前来看演出。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施工,老王和村民们在2011年经历了一次大搬迁。“当时真是舍不得,不过现在村里的住房条件比搬迁前更好了,大家都比较满意。”

   观众席里还有不少参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梁首枢纽工程的建设者们。一位头戴安全帽的工程师说,这些年即使到了节假日,都很难有机会放假,现在工程终于顺利完工,大家总算能喘一口气。看着台上精彩的演出,他激动地说:“北京的慰问团能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此次赴南阳演出,首都文艺家代表团还带来诗朗诵《移民万岁》、女声独唱《南方清水北方来》等精彩节目,哈亦琦、郭海帆等北京民间文艺家更是向淅川乡亲送上风筝、剪纸等北京特色工艺品。而淅川曲剧团的演员们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集体歌舞《丹江号子》,博得掌声阵阵。

   前天晚上,来自首都和南阳当地的书画家们还举行了一场笔会。老谷仓上遍布泛红的爬山虎,农家院的窗户上挂满金黄的玉米棒子和红彤彤的辣椒,院中枫树下扑腾着几只田鸡,随着北京画家路海艇点上最后一颗红辣椒,这幅《秋到农家》引发众人啧啧称赞。“秋天丰收了,希望库区人民的日子就要过得像红辣椒这样红火。”路海艇说。

    南阳美协副主席郝延康一头白发却精神矍铄,下笔时屏气凝神,气势十足。两个多小时的笔会,他不仅绘制了画作《鸟倚山石望秋菊》,还写下多幅书法作品。郝延康表示,这次笔会促进了北京、南阳两地书画家的交流,“很高兴北京的书画家们能来南阳,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首都文艺家代表团在南阳的慰问活动将持续至10月30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