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平安淅川聚民心 青山绿水铸丰碑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04 09:49:30 浏览次数: 【字体:

    平安,民之所盼。稳定,发展之本。

    进入“后移民时代”的淅川,面临着水清、民富、家安的多重考验。面对压力,淅川狠抓社会矛盾化解、“双基双治双安”、公正廉洁执法,强力实施技防攻坚,促进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实,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取得飞跃发展——

    2010年、2011年分别被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评为全省基层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1994年以来,先后17次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治安模范县)。县公、检、法、司的整体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市乃至全省居先进位次。去年,县法院综合绩效考评全市排名第三,被市中级法院评为年度基层法院先进集体;县检察院先后获得全国检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省级文明单位、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等荣誉;县公安局被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国保工作先进单位,15个基层单位受到省市表彰;县司法局绩效考评位居全市第二名,被评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文明单位。今年上半年全市政法信访绩效考评,淅川在全市12个县区中排名第一。

    累累硕果凝结着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艰辛付出、积极参与。县委书记马良泉、县长赵鹏多次带领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研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并强调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要始终以“群众安全是根本,群众满意是目标”的要求,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忠诚担当保水质

    面对南水北调的历史机遇,淅川县政法机关勇于担当,顽强拼搏,全力保障67万渠首人民的平安幸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政法系统各部门全力以赴,为水清民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进村入户,护航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在即,“保水质、迎通水”成为县公安局2014年的“平安一号”工程。6月1日至20日,县公安局全警动员,在渠首及周边区域集中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渠首“亮剑”行动,重点打击影响通水、影响工程进度、群众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阻工、敲诈勒索等案事件,为“保水质、迎通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面对困难,砥砺前行。既要保生态、保水质,又要保发展,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提高检察干警服务大局意识,强化监督手段,加大打击力度。持续开展专项监督活动,重点监督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建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第一时间介入,参与现场勘验;强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办理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案件时,加大追责力度;加大案件抗诉力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

    重拳出击,打击犯罪。为了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县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服务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和十条服务措施,以“生态保护巡回法庭、假日法庭、水上法庭”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营造人人讲环保、事事重环保、处处护环保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院充分发挥司法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协助政府先后关停并转企业350余家,为保护水质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阳光普法,促进和谐。为了配合做好迎通水的各项工作,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在干渠沿线开展义务法律咨询,为沿线移民提供法律援助着力化解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司法部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为迎通水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营造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

    化解矛盾促民和

    南水北调,给淅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压力。面对压力和考验,淅川县政法机关根据移民工作经验,弘扬淅川政法精神,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在今年深化平安河南建设工作讲话中,饱含深情地指出:“淅川作为全国最大移民县,是全省移民工作任务最重的县(市、区),但他们迎难而上、克艰解难,紧紧抓住化解矛盾、维护民权、依靠群众这个主线,苦战四年,拿下了这场大仗、硬仗、难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这为我们做好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提供了样板,我们要用移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全面做好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各项工作,确保全省社会大局稳定。”

    实现移民稳定。移民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移民产业初步建立、移民乡镇社会持续稳定,为全省乃至全国移民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在去年全省移民工作表彰会上指出,河南移民实现和谐搬迁,为中线工程如期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广大库区移民走向新生活开创了良好局面,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创造了又一奇迹和典范。

    实现中线工程和移民复建项目如期完工。通过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清洁家园活动和“保水质、迎通水”等活动,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治安环境,全年全县没有发生涉及移民和中线工程建设问题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和严重治安刑事案事件。

    实现特殊敏感时期零上访、零干扰。在各类问题和矛盾集中暴发的情况下,该县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重大敏感时期安保工作和治安防范工作,社会大局平安和谐。成绩来之不易,凝结着政法综治干部的艰辛劳动和巨大牺牲。

    警力下沉解民忧

    在通水之年,一场以“保水质、迎通水”为主题的“千名干警下基层”深化“一村四警”爱民实践活动在渠首大地如火如荼开展。

    此次活动覆盖淅川全县498个村。559名干警从5月份到10月份,利用半年时间,以库区周围和渠首为重点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按照亮明身份、亮明职责任务、亮明承诺等“三亮明”标准,采取“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加班加点入户走访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宣传法律政策。

    县公安局针对渠首重点工程建设矛盾多、市场出现阻工现象的情况,设立流动警务站,到工地沿线巡逻,确保了重点工程顺利进行,尤其是成功破获中国水电六局保险柜被盗案,为渠首建设单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6.9万元;县法院设立“现场法庭”,在重点工程施工地现场开庭,审理各类案件,即时解决问题;县检察院以“快、全、实”的工作要求,成功调处渠首各处土地纠纷,初步解决了当地的道路维修、留守儿童等问题;县司法局倾全局之力,先后到九重、香花、厚坡等乡镇,对90余名矫正人员进行警戒教育,确保迎通水期间安全稳定。

    截至目前,渠首综合整治共走访4100多户12310余人,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41起,整改102处,列管重点人员128名;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3名;摸排到有价值的案件线索26条,抓获网上逃犯3名;处理阻工事件4起,拆除违法设施7处;查破刑事案件8起,查处治安案件51起。

    “目前,淅川县‘千名干警下基层’、‘一村四警’爱民实践活动正在不断推向深入,平安淅川、富强淅川、和谐淅川的美景与清冽甘醇的丹江水一道滋润着群众的心田。”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培理说。

    防控网络护民安

    为实现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和移民安稳致富,淅川县健全了维稳网络、矛盾化解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大部分移民村治安稳控网络体系基本建成,移民遗留矛盾全部得到有效化解,全县移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保障能力。县、乡两级严格按照要求,将政法综治和群防群治等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其中县级财政预算2300万元。在治安防控体系和政法基础建设方面,舍得拿钱,一次性投入1700余万元,建成了城区监控系统。为推动技防建设,县财政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对乡镇(街道)巡逻和技防建设予以补贴,城区专职巡逻队工资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乡镇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在集镇监控、“一办三队三中心”建设、村级技防和乡镇专职巡防队运行等方面进行了高标准建设。

    注重基层建设,打牢综治基础。狠抓“一办三队三中心”建设,“一办”即乡镇(街道)综治办,重点是加强工作力量,加大经费保障投入,确保有3~5名专职人员,软硬件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三队”即以城区街道不少于20人、乡镇不少于15人为标准充实加强专职巡防队伍,以不少于10人为标准充实加强矛盾纠纷排调队伍,按照标准建立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三中心”与“三队”相应,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承担为民服务职能,建立群众诉求调解中心承担维稳信访职能,建立巡技防控信息中心承担治安管控职能,三个中心按照实体化、集约化、规范化的标准建立。“一办三队三中心”充实了基层力量,整合了基层资源,使基层群众的大量事项在中心得到了妥善处理。

    强化治安防范,织密防控网络。淅川把技防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的惠民工程,实行高标准规划、规范化建设、科学化推进、实战化应用。县中心治安监控平台投资1700多万元,安装高清智能探头260余个,实现了对新老城区主要路口和重点部位全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新建了集镇监控平台,村级技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独立成院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安装使用了监控系统,90%以上的企业、学校和80%以上的沿街门店商铺、居民小区安装了监控系统或报警装置。乡镇和村(社区)监控平台与县中心治安监控系统实现了统一联网、信息共享。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监控网络。

    忠诚奉献,勇于担当。渠首人民的平安生活在广大政法干警的守护下,必将像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汩汩清流,那么清冽、那么甘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