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陶岔渠首“静悄悄”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14-12-15 15: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中国版图上,河南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微若细尘,但连日来这里却吸引着举国关注的目光,承载着几代人的世纪梦想。
 
    冬日的渠首,叠翠流金,漫江碧透。位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的渠首大坝巍然耸立,横亘一渠碧波,无比雄奇,让人不禁屏住呼吸。

    “龙头开,南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已过去近1天,映入记者眼帘的不是人群熙攘的景象,感受最深的只有一个字:静。

    一默如雷,此时的陶岔渠首闸坝枢纽工程犹如默默吞云吐水的巨龙。在闸坝坝顶,淅川县保水质迎通水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温应奎告诉记者:“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被喻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那么陶岔渠首闸坝枢纽恐怕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龙头’了。”

   “安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和东线工程不同的是,中线工程没有借助大量泵站提升水位。”淅川县保水质迎通水指挥部副指挥长吴云涛的一番话,记者从指挥部办公室的地图上找到了答案:陶岔渠首水位高程约147米,渠尾北京团城湖水位高程约49米,近百米的落差使北上自流成为可能。

    不仅如此,全线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黄河的六分之一;京津冀豫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清澈甘甜的汉江、丹江水,从而大大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
静水流深,“静悄悄”的背后更承载着几代人付出。自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开始,20.2万淅川移民历时20年,先后分6批迁往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县市。因2005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淅川需再次搬迁16.5万移民。

    爱无言,润无声。年近七旬的独臂老人李进群是陶岔渠首“民间护渠第一人”。1969年,李进群加入陶岔老渠首10万建设大军,他的右臂和141位工友被永远埋在了建设工地。远眺北上之水,追忆岁月沧桑,老人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能让首都人民吃上俺们这里的水,掉一只胳膊值了!”近年来,在这里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达百万人次,有10名党员干部倒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一线。

    与渠首闸坝枢纽的安宁沉静形成较大反差的是,距此仅5公里处的丹江口水库内,一场由淅川县人武部组织的“防污染、防破坏、防自然灾害”民兵护水分队拉动演练正如火如荼进行。负责现场指挥的县人武部部长韩国强告诉记者,连日来,中线工程淅川沿线400余名民兵护水队员,日夜奋战在近20公里长的水源“大动脉”上,做到24小时不间断对沿线进行安全巡逻。

    “12月13日上午9时20分,丹江口水库入库755立方米/秒,出库975立方米/秒,水库水位160.08米。”记者在淅川县保水质迎通水指挥部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中线渠首水情日报,丹江口水质更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首日“考卷”成绩喜人。

    其实,全线通水“大考”前的今年8月,陶岔渠首闸坝枢纽工程已经历了一次临时“赶考”。入夏以来,河南平顶山市遭受严重旱情,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向该市实施应急调水,使该市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首个受益城市。

    静谧的坝,澎湃的心。站在巍峨磅礴的坝顶,望着浩渺的江水,记者不由畅想,随着南来之水浩荡北去,将在辽阔的北方版图上,画出一道绚丽的蓝色曲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