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两厂”乡村建农民笑开颜
编者按
迎春的炮竹声渐次散去,但记者们“走基层”的脚步仍没有停下。这个春节,记者回到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再次将目光投向自己熟悉也陌生的故乡。这里是记者血脉相连的故乡,也是中国社会具体而微的基层。
在这个渠首的春天里,记者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报道,还有隐藏在报道背后,并没有被报道出来的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一份份难言的感动,一缕缕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终身影响的情愫和思绪。本报从今日起开设专栏——“走进渠首春天”,与读者一道感知水源地人民生活的细微变化,见证思索当下相关的变革与发展。
“那是俺们这儿的污水处理厂,俺们农村现在和城里一样,也有了污水处理厂!那出来的水,清着哩!”羊年春节,记者走进丹江库区边的淅川县马蹬镇马家村,立即被一栋白色建筑吸引住了,面对记者好奇的追问,村民马大爷不无自豪地为我们介绍村里的新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漫步村里,记者更为动容。常年行走基层,采访农村的记者都知道,农村的所谓“田园风光”可远观不可近视。远处看去,青田绿水,炊烟袅袅,美不胜收。走到近处,土路
上污水横流,一个个污水坑和随意倾倒的垃圾让人无处下脚。村里的池塘,远看是光影下璀璨明丽的翠绿,近看却是一种沉寂死气的惨绿,不可能有任何活物在里边。流经村里的小溪,远看白浪叠加,近看却是各种洗衣粉沫子……
而今这里却大不一样。即使是村里还没硬化的土路也干净而整洁,污水坑和路边的垃圾堆也都不见踪影,流经村庄的小溪近看也是清的,甚至能看到小鱼和螃蟹,孩子们欢快地在清澈的池塘边戏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家村的这种变化,源于南水北调。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中线渠首生活污染,当地政府投入
巨资,在库区范围15个乡镇都大力进行“两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马家村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在距其不远的张家岭村,一座库容达16.74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两厂”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将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服务。
“谁不爱干净?可俺们农村哪像城里有下水道?污水垃圾只能是门前屋后随处倒,往河里和池塘排,现在好了,托南水北调的福,给修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家家户户的污水直入处理厂,垃圾也有人及时收,村里的卫生好多了!环境敞亮了,俺心里更敞亮!”马大爷高兴地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