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态文化苑——镌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
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对于离开家乡的人,故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声乡音都足以令人动容,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40余万南水北调的淅川移民来讲更是如此。在遍布全国诸多的移民新村里,移民们虽已开启了新的生活,但是对故乡的记忆就像一条永远不会断裂的纽带,牵连着移民对家乡的眷恋。于是,一座承载了移民精神和丹江文化的移民家园应运而生。
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位于淅川县金河镇金源社区,总占地面积4.4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7.5亿元,设计工期8年,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按照国家5A级景区和移民文化为主题规划设计,是我国移民文化重要展示基地与交流场所。
问起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以移民文化为主题的项目时,移民文化苑董事长李爱武说:“我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建好这个文化苑就是留住了移民的根,留住移民的情怀,移民的精神。”
千棵古树守望移民乡情
“找到我们村口的黄楝树,就像看到自己的家,有了这山、这树,根就还在,以后我每年都要回来看看。”年近80的杨应奇老人感慨地说。杨应奇老人原籍淅川县盛湾镇兴化寺村,1959年,为了丹江口水库建设,他率领2000名青年支边青海,告别家乡的黄楝树。自2013年移民生态文化苑开始承办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节以来,杨应奇每年都会回到这里来看一看这棵黄楝树。
杨应奇老人口中的黄楝树现在栽种在文化苑的古树博物园内。在这里共移植移民淹没区古树1002棵,其中有600年历史的梭罗树、800年的樱桃树,1200年的黄楝树等50多个稀缺或古老树种。这众多古树已经成为一座座无声的丰碑,记录着移民们成长的岁月,见证着丹江历史的变迁,是南水北调移民祖祖辈辈诉说心里话的伙伴。在这个春天,一棵棵饱经风霜的古树迎着春风,吐出新绿,微风起时,沙沙作响,仿佛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这些古树全部发掘于淹没区,它们是我和乡亲们从库区抢救回来的,为了这些古树,乡亲们流血流汗也没有任何怨言,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树移植成活,回来后还能看到家的影子,还能感受到老宅的气息,不养好树会愧对他们啊!”李爱武说。
为了把根留住,为了把这些古树安全地移植到文化苑保证其成活,李爱武也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和代价。
2011年10月份,淅川县金河镇北沟村,为了运输一棵直径1.5米、树高30米、树龄800多年的银杏树,修路、架桥,历时5个多月,耗资100多万元。
2011年腊月三十,李爱武带领着工人为一棵直径1.4米、树龄700多年的皂角树开挖涵洞,从开工到古树栽植,历时4个多月……
“每挖掘一棵古树我们都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都如同经受一次洗礼。”李爱武感慨地说。
生态与文化交织创造独特旅游体验
2014年12月12日,一渠清水如期北送,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也初现雏形。
这个以游客服务为中心,按照古树博物园区、移民文化游览区、移民民俗村落游览区、宗教文化游览区、古城古街游览区、森林公园游览区六区布局的生态文化苑将致力于打造集生态旅游、移民文化、人文传承的文化产业体系。
李爱武介绍,整个文化苑以纪念和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灵魂,以淅川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为主线,将其建成一条生态线、一条文化线和一条旅游线,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内唯一一个以移民文化为主题的全方位、多功能的旅游景区。
行走在文化苑,千年的古树群原景重现了被淹没的村子,村口的磨盘,村子里散落的土屋、邻居大爷家中的鱼篓……这些历史的记录者被全景式地还原在移民民俗文化村中。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才能留得住梦绕魂牵的乡愁。移民民俗文化村游览区选取石头村、蛮子营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移民村恢复其原貌,为游客带来对淅川移民生活最直观的感受。
浩淼的丹江湖注定是不平凡的,它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包容了淅川古老的历史,承载了世纪工程的伟大使命。丹江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越大夫范蠡,史学家范晔,文学家范启、范泰,经学家范宁,水利专家朱华航,医学家阎仲彝等皆生于斯、长于斯。“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的《国殇》向人们描述着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的悲怆,秦楚丹阳一战,楚国大败,八万将士战死。此战之后,楚国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汉中郡。此后,楚顷襄王降秦,秦攻楚取宛。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为这些历史文化留下了印迹。
移民生态文化苑将建于宋初的李官桥古镇、建于明末清初的淅川古城尽力复原,魁星楼、天安禅寺、书院、山陕会馆等,这些人文景观得以续延,这里曾经的繁荣、历史人文在这里被重现和塑造。
“一江清水向北方,华北京津笑声朗,岁岁移民寻根处,丹水滔滔颂华章!”这是矗立在移民文化广场上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纪念碑上的文字,移民纪念碑底座长、宽均为4米,象征着水源地40万移民乡亲,高达17.2米,象征着172米的水位线。与之相匹配的移民纪念馆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现了半个世纪来移民生产、生活变迁的过程,记录移民搬迁的史诗画卷,成为了解移民历史的绝佳之地。
整个文化苑依山而建,满目苍翠是春日里感受自然风光的好去处,而可歌可泣的移民文化又为这里平添了一份厚重。置身文化苑,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和沁人心脾的生态环境构建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之境。
据李爱武介绍,整个文化苑项目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完成景区的框架建设,目前古树博物园、移民文化广场、移民纪念馆、移民民俗村落、埠口古街及其配套工程都已经基本完工。第二阶段包括李官桥古街、天南禅寺、移民祭祀坛、文化创意园和移民追思园等景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未来,将拓展南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古县城游览区、游客度假区等,届时这里将会成为集移民民俗、生态观光、康体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区。
斩不断的是情思,割不断的是眷恋。移民生态文化苑,留下了移民的树、留下了移民的根、留下了移民的心,时间会变迁,而历史则在这里凝固,移民文化在这里传承,移民精神在这里发扬。
“我们希望通过建设文化苑,为40万淅川移民构建一个共同的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使四方移民寻根拜祖时都能在淅川找到心灵深处的记忆,找到自己的根。保护水源地,实现移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我毕生的追求。”李爱武深情地说。
在这个春风荡漾的时节,你不妨到这里品一口甘甜的水,尝一尝这里的小米黄酒,来一餐酸菜牛肉和丹江鱼,在千年古树下听移民给你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