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民富的“淅川样本”
“我们种的瓜果蔬菜,使用的是沼液和复合微生物肥,也不打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市场上特别俏销。”4月21日,蓝天白云下,淅川县老城镇穆山移民新村的一排排蔬菜大棚显得格外整齐,村民唐金兰望着村头那200多座塑料大棚,笑得合不拢嘴。
穆山移民新村的发展之路,生动折射出淅川县致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水清民富的智慧和激情。
淅川县县长赵鹏说:“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核心水源区、全国移民大县,进入后移民时代,我们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水质保护为生命线,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发展生态产业,建设
美丽淅川,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南水北调,水质是关键。淅川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把丰碑铸在青山上、把政绩融入碧水里”的发展理念,找准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谋求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近年来,淅川县坚持把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作为全县林业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大胆创新造林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实行合同造林、专业队造林等,保证了造林质量,保持了一方水土。目前,全县活跃着35支造林专业队,每年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合格面积连续7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如今,淅川县30多万亩荒山尽披绿装,丹江两岸,满目皆绿,清新宜人,生态效益、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结合。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了竹博园、泓森植物园等标准较高的精品示范园10余个,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值达6亿多元,20万农民由此端上了“绿饭碗”。
为了让京津人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从2003年起,淅川县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对泰龙纸业等350家冶炼、化工等企业实施关停并转,累计经济损失达150多亿元。
赵鹏强调说,“碧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视水质安全为生命,在招商引资时坚持选商选资选项目,实行绿色招商,招绿色项目。效益再好,只要污染环境一概关掉;投资再大,只要破坏生态一概不要。”近年来,淅川县先后否决了40多个有污染的重大项目。
“壮士断腕”的阵痛,为淅川换来了低能
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的发展空间,全县工业也因此实现转型升级、聚合发展。近年来,淅川县把发展环保型、科技型、高附加值型新型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四大突破”重点之一,大刀阔斧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以淅铝工业园、淅减工业园、福森新能源、中原轻工创业园四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积极上马一系列生态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让库区里长出绿意盎然的“环保工业之树”。
万众一心保水质,一江清水送京津。时下的淅川,水碧天蓝,生机盎然,生态环境日趋向好。全县造林面积每年以10万亩以上的速度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45.3%,环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达51.4%。丹江口水库水质最新检测评价结果显示,库区水体均达到Ⅱ类水质,始终保持优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