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保护看淅川”系列报道 安居乐业唱新歌
“告别故土搬新房,生活便利心情爽。移民移出新生活,致富路上唱新歌。”6月12日,淅川县马蹬镇石桥移民新村移民梁海平说起现在的幸福光景,唱出了心中的喜悦。
淅川县是全国移民大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万名移民中,县内安置移民1.94万人,连同上世纪后靠安置移民,目前全县共有新老移民10万人。
梁海平就是淅川内安移民之一。住进移民新村后,他在山上栽种茶树苗和中药材,并开办特色农家乐专做“丹江鱼宴”,红火的生意带动一批移民致富。
淅川县县长赵鹏说:“进入后移民时代,我们围绕水清民富县强的目标,以水质保护为核心,统筹做好移民后续发展稳定工作,通过引导帮扶移民群众发展生态产业,让他们在新家园安居乐业、实现致富梦想,同时也为保护丹江碧水作出积极贡献。”
多措并举 力促安心安居
移民大搬迁完成后,淅川县迅速转移工作重心,多策并举,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后续发展稳定,力促移民安心扎根,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淅川县移民局局长聂俊毅说:“我们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积极探索移民安稳长效机制,让移民在新家园描绘出致富奔小康的新蓝图。”
淅川县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扎实推进移民后续工作。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户,落实对口帮扶工作措施,给移民送政策、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至目前,全县已累计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移民8300人次,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4100人。
为确保库区社会稳定,淅川县采取“深入排查、建立台账、落实责任、认真化解”的办法,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库区稳定工作网络,并建立了干部下基层调研、信访问题联席会议、接访处访等多项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等活动,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淅川县还全面开展以村务管理创新、经济发展创新、公共服务创新为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移民新村建立“三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组织。
张德京是九重镇桦栎扒村保洁员。他说,以前村里环境卫生脏乱差,柴草、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后来村里召开民主议事会,成立了物业保洁服务队。如今,村里到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现在村子里垃圾不见了,污水不再横流了,咱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还能为保护一江清水出把力,多好啊!”
产业富民 升腾幸福希望
移民安心定根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主动参与生态建设,为保护一江碧水作贡献。淅川县聘请省、市有关专家编制了38个新老移民村“强村富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移民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财力支持。该县采取政策推动、规划带动、项目拉动、竞赛驱动等多种形式,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全力支持移民村经济发展。
2012年以来,县移民部门累计投放生产发展奖补资金2390万元,后期扶持项目资金5350万元,县、乡两级政府性资金和69个包移民村的单位向移民村倾斜6300万元,投入财力2200多万元。
按照“移民资金项目化、项目资金集体化、集体收入全民化”的要求,淅川县充分发挥移民资金优势、移民村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采取由移民村提供场地、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争取大项目、大企业到移民村落户。
该县上集镇引进南阳新合作公司,流转土地1000多亩,以张营移民新村为中心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张营蔬菜基地已经建成82座自动化恒温大棚,管理工作基本上由张营移民新村村民负责。移民杜条荣说:“俺们夫妻俩管理两座大棚,头一年就挣了两万多块,今年菜的长势好、产量高,收入肯定要增加。”
厚坡镇采取“政府组建,村组管理”的建设模式,申报建设了投资1100万元、占地70亩的柴沟移民新村养殖小区项目,一投入运营,就有45户移民采取股份制、个人独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如今,一批敢打敢拼的移民养殖户竞相创业,走上了富裕道路。
仅去年以来,该县在55个南水北调移民集中安置点新上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安排移民2000多人;全县兴办千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32个。2014年全县移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500元,较搬迁前人均净增2500多元。
扮靓新村 建设美好家园
新村新房新产业,带来的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近年来,淅川县通过完善配套移民村基础设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移民在新家园的生活更加舒心、幸福。
走进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处处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文明气息。整齐靓丽的二层小楼,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规范有序的沼气管道,便捷环保的沼气灶……
柴沟移民从香花镇搬迁到厚坡镇后,在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下,建起了移民养殖小区,村民的腰包很快鼓起来了。
如何科学地处理畜禽粪便,保护好水质?在移民部门的指导下,该村按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标准建设新村,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净化生态环境。这样,既有效利用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又能净化生态环境,保护好丹江水。
目前,淅川已经有33个移民新村完成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公益设施的完善,44个移民新村制定了产业规划并启动实施。已建成省级文明示范村1个、市级文明示范村2个。九重镇桦栎扒、厚坡镇柴沟、陈庄3个移民村经过提升打造,已成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淅川县是全国移民大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万名移民中,县内安置移民1.94万人,连同上世纪后靠安置移民,目前全县共有新老移民10万人。
梁海平就是淅川内安移民之一。住进移民新村后,他在山上栽种茶树苗和中药材,并开办特色农家乐专做“丹江鱼宴”,红火的生意带动一批移民致富。
淅川县县长赵鹏说:“进入后移民时代,我们围绕水清民富县强的目标,以水质保护为核心,统筹做好移民后续发展稳定工作,通过引导帮扶移民群众发展生态产业,让他们在新家园安居乐业、实现致富梦想,同时也为保护丹江碧水作出积极贡献。”
多措并举 力促安心安居
移民大搬迁完成后,淅川县迅速转移工作重心,多策并举,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后续发展稳定,力促移民安心扎根,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淅川县移民局局长聂俊毅说:“我们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积极探索移民安稳长效机制,让移民在新家园描绘出致富奔小康的新蓝图。”
淅川县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扎实推进移民后续工作。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户,落实对口帮扶工作措施,给移民送政策、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至目前,全县已累计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移民8300人次,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4100人。
为确保库区社会稳定,淅川县采取“深入排查、建立台账、落实责任、认真化解”的办法,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库区稳定工作网络,并建立了干部下基层调研、信访问题联席会议、接访处访等多项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等活动,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淅川县还全面开展以村务管理创新、经济发展创新、公共服务创新为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移民新村建立“三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组织。
张德京是九重镇桦栎扒村保洁员。他说,以前村里环境卫生脏乱差,柴草、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后来村里召开民主议事会,成立了物业保洁服务队。如今,村里到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现在村子里垃圾不见了,污水不再横流了,咱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还能为保护一江清水出把力,多好啊!”
产业富民 升腾幸福希望
移民安心定根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主动参与生态建设,为保护一江碧水作贡献。淅川县聘请省、市有关专家编制了38个新老移民村“强村富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移民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财力支持。该县采取政策推动、规划带动、项目拉动、竞赛驱动等多种形式,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全力支持移民村经济发展。
2012年以来,县移民部门累计投放生产发展奖补资金2390万元,后期扶持项目资金5350万元,县、乡两级政府性资金和69个包移民村的单位向移民村倾斜6300万元,投入财力2200多万元。
按照“移民资金项目化、项目资金集体化、集体收入全民化”的要求,淅川县充分发挥移民资金优势、移民村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采取由移民村提供场地、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争取大项目、大企业到移民村落户。
该县上集镇引进南阳新合作公司,流转土地1000多亩,以张营移民新村为中心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张营蔬菜基地已经建成82座自动化恒温大棚,管理工作基本上由张营移民新村村民负责。移民杜条荣说:“俺们夫妻俩管理两座大棚,头一年就挣了两万多块,今年菜的长势好、产量高,收入肯定要增加。”
厚坡镇采取“政府组建,村组管理”的建设模式,申报建设了投资1100万元、占地70亩的柴沟移民新村养殖小区项目,一投入运营,就有45户移民采取股份制、个人独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如今,一批敢打敢拼的移民养殖户竞相创业,走上了富裕道路。
仅去年以来,该县在55个南水北调移民集中安置点新上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安排移民2000多人;全县兴办千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32个。2014年全县移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500元,较搬迁前人均净增2500多元。
扮靓新村 建设美好家园
新村新房新产业,带来的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近年来,淅川县通过完善配套移民村基础设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移民在新家园的生活更加舒心、幸福。
走进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处处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文明气息。整齐靓丽的二层小楼,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规范有序的沼气管道,便捷环保的沼气灶……
柴沟移民从香花镇搬迁到厚坡镇后,在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下,建起了移民养殖小区,村民的腰包很快鼓起来了。
如何科学地处理畜禽粪便,保护好水质?在移民部门的指导下,该村按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标准建设新村,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净化生态环境。这样,既有效利用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又能净化生态环境,保护好丹江水。
目前,淅川已经有33个移民新村完成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公益设施的完善,44个移民新村制定了产业规划并启动实施。已建成省级文明示范村1个、市级文明示范村2个。九重镇桦栎扒、厚坡镇柴沟、陈庄3个移民村经过提升打造,已成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