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海陆空”全方位保护水源
淅川过去有三川:丹阳川、顺阳川,板桥川。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使得这里的农民粮丰食足,安居乐业。正因为如此,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楚国最早的都城丹阳城,并孕育了灿烂的楚文化。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南水北调这一恢宏构想的横空出世,淅川版图上蓝色日益增多,丹阳城沉入水底,良田沃土淹没殆尽,淅川从此肩负上了神圣的国家使命,淅川人的生活由此改变。
资料显示,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建设,淹没淅川土地362平方公里(折54.3万亩),其中淹没耕地28.5万亩,占库区两省四县市的66.5%,超过当时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农耕为主的淅川经济元气大伤。各项淹没实物指标损失累计7.4亿元(时价),居涉淹县市之首,动迁移民20.2万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大坝加高后,淅川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动迁移民16.5万人,各项淹没静态损失达90余亿元。境内水域面积将由362平方公里增加到546平方公里,占库区总面积的5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京津“大水缸”,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承载着太多国家重任与国人重托的淅川县,以其豪迈担当和倾情奉献,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毅然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精心守护着北中国的生命之源。
时间有色彩吗?时间本无色彩,但淅川县几十年间保水护水净水的生动实践和巨大付出,上下同心编织的“淅川梦”,让过往的时间有了绚烂的色彩。
淅川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绿色
站在金河镇将军寨山顶上,望着漫山遍野的绿色,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植下第一抹绿的“愚公”王更田来。
这个金河镇当地的农民,为了保护库区生态环境,自1972年5月起背起铺盖卷上山,在植被稀少的将军寨义务种树护树。面对当时狼藉不堪的荒坡,他先救残林,起五更摸半夜,白天看夜里守,第二年春天迎来了石缝间稀稀疏疏的片片新绿。之后再育新苗,他到70里外长岭沟捡橡籽。往回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200来斤的担子压得他一个趔趄摔下好几丈深的山崖,醒来时断臂肿得像碗口一样粗……
可敬的王更田用鲜血唤醒了沉睡的山林。34年时间,他让将军寨的1500亩荒山全部披上绿装。他因此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人停止了滥砍滥伐,并主动投入到植绿的行列。
修竹茂林依旧,植绿愚公已逝。2006年,老人走了,而立之年的孙子王金成继承了爷爷的事业,也把家安在了将军寨上。“不管多累,我要沿着爷爷的路走下去,把树看护好,在山上种更多的树!”问及常年在山上造林辛苦不辛苦时,王金成如此坚定地说。
在距淅川县城近200里远的荆紫关镇深山里,还有一位“绿林好汉”李学绪。在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情况下,他和同伴们舍不得砍掉一棵树,硬是靠土里抛食造林护林,用10年时间,为库区构筑了面积达4万亩、绵延150公里的生态屏障。
1998年春天,李学绪舍弃稳定舒适的生活,来到了地处偏远山区的荆紫关林场,这里山高坡陡,点多线长,条件极其艰苦。“护林房全是土坯垒的‘地窝子’,东倒西歪的,刮风下雨一点也不安全,年轻同志一谈起工作环境就哭。”
困难大,决心更大。李学绪把护林防火、林木抚育看得像自己的生命一样重。带着“决不让渠首出现一片荒地”的决心,他和职工一起上山种橡子、育树苗、栽板栗、植杨树,吃住在山上。两年后,700多亩荒山沟坡全部变成了绿油油的森林。
十年方育一棵树,星火可毁万亩林。正是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每年冬季李学绪都要带着干粮在茫茫山林中来回巡查,经常彻夜难眠。2001年的冬天,林场附近的村庄先后发生三次火灾,不敢大意的李学绪带领职工一起去帮助灭火,三次奋战通宵。极度劳累的他在下楼时突然头晕眼花,重重栽倒在地,导致左脚严重骨折,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为让林区远离火灾,一瘸一拐的他又带领职工苦战两个冬春,建成了两处宽20米、长14公里的防火隔离带,并在林带内全部栽植女贞等耐火树种,从而确保了林区10多年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如今的荆紫关林场,已成为为豫、鄂、陕交界面积最大、林相最好、郁蔽度最高,管理最为到位的公益林区,它以淅川1%的林区面积,创造了全县木材蓄积量10%的成绩。
王更田、李学绪……爱绿、植绿、护绿,早已成为每个淅川人的自觉行动。截至目前,全县人工造林53.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32.8%提高到目前的45.3%,造林合格面积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绿色,成了渠首大地的主色调。
淅川的色彩,是描绘在丹江里的碧色
一库丹江水,几多护水情。
李成杰是丹江库区的一个匙吻鲟养殖户。三年前,得知匙吻鲟对保护丹江水质大有好处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于是就购买了5000条开始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眼下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10000多条,走上了既护水又致富的道路。
“匙吻鲟这种鱼最讲究,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水不好,养不活它,这说明俺丹江水库的水是真好。”李成杰一脸骄傲地说。
匙吻鲟是一种名贵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主要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净化水质的能力非常强。从2008年开始,淅川县在500亩库湾内开展放养匙吻鲟试验。由于其净化水质的作用十分明显,一时间,便有了“水底清洁工”、“丹江卫士”的称号。
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进碧水里。后移民时代,淅川县站位全局,科学审视,重笔绘就了一幅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宏伟蓝图,着力在保护水质和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向着水清民富的双赢目标阔步前行。
启动南水北调水源地蓄水淹没地生态建设过程。对丹江大坝加高后库区形成的35万亩消落地,种植生命力强的维管束植物、芦苇芦竹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垂柳、落羽杉和杨树、黄连木等植物,实施水草、芦苇、柳树、杨树、林果等生态建设,形成集生态治理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环库生态长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市场化。淅川县创新机制,大胆尝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生态产业发展,通过“公司(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金银花等新兴产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下,淅川生态产业方兴未艾。50多家企业竞相进驻淅川,投资总金额达40多亿元。
5年建成13万亩优质茶叶种植基地,将淅川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机茶集散地和全国最大金银花种植基地……透过这一目标,我们仿佛看到,在生态经济的路上,淅川正越走越快。
水中,鱼翔浅底,自由穿梭;岸边,垂柳依依,芦苇荡漾;山上,绿意无限,茶叶飘香。丹江两岸,恰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生态画卷,丹江水愈发清醇甘甜。
淅川的色彩,是喷洒在天空中的蓝色
渠首的天空有多蓝,淅川的牺牲和付出便有多大。
淅水集团,淅川当地的一家骨干企业。曾几何时,还因为存在污染问题而成了县里的一块心病。为了彻底治理污染,公司斥资4.5亿元上马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应用36项新技术,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吃干榨尽”,一举摘下了“黑帽子”。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青山。为了一库清水,近年来淅川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发展之路,以清洁生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谋求淅川的可持续发展。
壮士断腕,自断臂膀,足以显示淅川县的勇气和胸怀。据统计,“十一五”以来,淅川县忍疼割爱,先后关停并转企业338家,否决30多个可能给丹江口库区造成污染的大型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泰龙纸业曾是淅川的明星企业,年均税利1200多万元。这对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淅川,可谓举足轻重。但为了保护水源地水质,县里最终关闭了这家企业。此举使这个豫西南最大的造纸基地损失巨大:资产损失2.3亿元,年减少税利1000万元。
淅铝集团矿热炉排放的废气对环境虽有一定污染,但通过治理除尘,仍在国家允许标准范围内。为了水质安全,公司在之前拆除一台炉子的基础上,毅然决定关停相关设施。
一边打响淘汰落后产能的“攻坚战”,一边打响靓丽转身的“升级战”。县里积极引导企业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调水要求,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
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如今的淅铝集团实现了从铝冶炼到冶炼加工并举、从高耗能产业到节能型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到高端的成功转型,形成了特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新模式,一座生态型现代化铝工业城正在崛起。
福森新能源公司抢抓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机遇,瞄准新能源产业前沿技术,牵手清华大学合作研发锂电池项目,倾力打造锂电池产业链。未来三年内,将建成全国最大锂电池基地。
创新技术,更新设备,治理污染,节能减排,转型发展,一整套有效的“组合拳”使淅川传统产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嬗变。没废气、无黑烟、零污染,成了一大批企业的真实写照。丹江的上空,天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令人陶醉的瓦蓝色。
不尽护水事,悠悠奉献情。丹江库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淅川人辛勤的汗水;每一片夺目的绿色,都是淅川人民用挚爱浇灌的结晶;每一滴清亮的碧水,都是
淅川人用真情谱写的赞歌。巍巍青山之上,青青丹江河畔,回荡的全是淅川服务国家的动人旋律,镌刻着渠首儿女对京津人民的深情厚谊。担当,服务,奉献,淅川,正豪迈前行。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南水北调这一恢宏构想的横空出世,淅川版图上蓝色日益增多,丹阳城沉入水底,良田沃土淹没殆尽,淅川从此肩负上了神圣的国家使命,淅川人的生活由此改变。
资料显示,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建设,淹没淅川土地362平方公里(折54.3万亩),其中淹没耕地28.5万亩,占库区两省四县市的66.5%,超过当时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农耕为主的淅川经济元气大伤。各项淹没实物指标损失累计7.4亿元(时价),居涉淹县市之首,动迁移民20.2万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大坝加高后,淅川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动迁移民16.5万人,各项淹没静态损失达90余亿元。境内水域面积将由362平方公里增加到546平方公里,占库区总面积的5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京津“大水缸”,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承载着太多国家重任与国人重托的淅川县,以其豪迈担当和倾情奉献,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毅然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精心守护着北中国的生命之源。
时间有色彩吗?时间本无色彩,但淅川县几十年间保水护水净水的生动实践和巨大付出,上下同心编织的“淅川梦”,让过往的时间有了绚烂的色彩。
淅川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绿色
站在金河镇将军寨山顶上,望着漫山遍野的绿色,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植下第一抹绿的“愚公”王更田来。
这个金河镇当地的农民,为了保护库区生态环境,自1972年5月起背起铺盖卷上山,在植被稀少的将军寨义务种树护树。面对当时狼藉不堪的荒坡,他先救残林,起五更摸半夜,白天看夜里守,第二年春天迎来了石缝间稀稀疏疏的片片新绿。之后再育新苗,他到70里外长岭沟捡橡籽。往回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200来斤的担子压得他一个趔趄摔下好几丈深的山崖,醒来时断臂肿得像碗口一样粗……
可敬的王更田用鲜血唤醒了沉睡的山林。34年时间,他让将军寨的1500亩荒山全部披上绿装。他因此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人停止了滥砍滥伐,并主动投入到植绿的行列。
修竹茂林依旧,植绿愚公已逝。2006年,老人走了,而立之年的孙子王金成继承了爷爷的事业,也把家安在了将军寨上。“不管多累,我要沿着爷爷的路走下去,把树看护好,在山上种更多的树!”问及常年在山上造林辛苦不辛苦时,王金成如此坚定地说。
在距淅川县城近200里远的荆紫关镇深山里,还有一位“绿林好汉”李学绪。在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情况下,他和同伴们舍不得砍掉一棵树,硬是靠土里抛食造林护林,用10年时间,为库区构筑了面积达4万亩、绵延150公里的生态屏障。
1998年春天,李学绪舍弃稳定舒适的生活,来到了地处偏远山区的荆紫关林场,这里山高坡陡,点多线长,条件极其艰苦。“护林房全是土坯垒的‘地窝子’,东倒西歪的,刮风下雨一点也不安全,年轻同志一谈起工作环境就哭。”
困难大,决心更大。李学绪把护林防火、林木抚育看得像自己的生命一样重。带着“决不让渠首出现一片荒地”的决心,他和职工一起上山种橡子、育树苗、栽板栗、植杨树,吃住在山上。两年后,700多亩荒山沟坡全部变成了绿油油的森林。
十年方育一棵树,星火可毁万亩林。正是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每年冬季李学绪都要带着干粮在茫茫山林中来回巡查,经常彻夜难眠。2001年的冬天,林场附近的村庄先后发生三次火灾,不敢大意的李学绪带领职工一起去帮助灭火,三次奋战通宵。极度劳累的他在下楼时突然头晕眼花,重重栽倒在地,导致左脚严重骨折,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为让林区远离火灾,一瘸一拐的他又带领职工苦战两个冬春,建成了两处宽20米、长14公里的防火隔离带,并在林带内全部栽植女贞等耐火树种,从而确保了林区10多年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如今的荆紫关林场,已成为为豫、鄂、陕交界面积最大、林相最好、郁蔽度最高,管理最为到位的公益林区,它以淅川1%的林区面积,创造了全县木材蓄积量10%的成绩。
王更田、李学绪……爱绿、植绿、护绿,早已成为每个淅川人的自觉行动。截至目前,全县人工造林53.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32.8%提高到目前的45.3%,造林合格面积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绿色,成了渠首大地的主色调。
淅川的色彩,是描绘在丹江里的碧色
一库丹江水,几多护水情。
李成杰是丹江库区的一个匙吻鲟养殖户。三年前,得知匙吻鲟对保护丹江水质大有好处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于是就购买了5000条开始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眼下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10000多条,走上了既护水又致富的道路。
“匙吻鲟这种鱼最讲究,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水不好,养不活它,这说明俺丹江水库的水是真好。”李成杰一脸骄傲地说。
匙吻鲟是一种名贵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主要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净化水质的能力非常强。从2008年开始,淅川县在500亩库湾内开展放养匙吻鲟试验。由于其净化水质的作用十分明显,一时间,便有了“水底清洁工”、“丹江卫士”的称号。
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进碧水里。后移民时代,淅川县站位全局,科学审视,重笔绘就了一幅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宏伟蓝图,着力在保护水质和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向着水清民富的双赢目标阔步前行。
启动南水北调水源地蓄水淹没地生态建设过程。对丹江大坝加高后库区形成的35万亩消落地,种植生命力强的维管束植物、芦苇芦竹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垂柳、落羽杉和杨树、黄连木等植物,实施水草、芦苇、柳树、杨树、林果等生态建设,形成集生态治理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环库生态长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市场化。淅川县创新机制,大胆尝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生态产业发展,通过“公司(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金银花等新兴产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下,淅川生态产业方兴未艾。50多家企业竞相进驻淅川,投资总金额达40多亿元。
5年建成13万亩优质茶叶种植基地,将淅川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机茶集散地和全国最大金银花种植基地……透过这一目标,我们仿佛看到,在生态经济的路上,淅川正越走越快。
水中,鱼翔浅底,自由穿梭;岸边,垂柳依依,芦苇荡漾;山上,绿意无限,茶叶飘香。丹江两岸,恰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生态画卷,丹江水愈发清醇甘甜。
淅川的色彩,是喷洒在天空中的蓝色
渠首的天空有多蓝,淅川的牺牲和付出便有多大。
淅水集团,淅川当地的一家骨干企业。曾几何时,还因为存在污染问题而成了县里的一块心病。为了彻底治理污染,公司斥资4.5亿元上马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应用36项新技术,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吃干榨尽”,一举摘下了“黑帽子”。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青山。为了一库清水,近年来淅川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发展之路,以清洁生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谋求淅川的可持续发展。
壮士断腕,自断臂膀,足以显示淅川县的勇气和胸怀。据统计,“十一五”以来,淅川县忍疼割爱,先后关停并转企业338家,否决30多个可能给丹江口库区造成污染的大型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泰龙纸业曾是淅川的明星企业,年均税利1200多万元。这对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淅川,可谓举足轻重。但为了保护水源地水质,县里最终关闭了这家企业。此举使这个豫西南最大的造纸基地损失巨大:资产损失2.3亿元,年减少税利1000万元。
淅铝集团矿热炉排放的废气对环境虽有一定污染,但通过治理除尘,仍在国家允许标准范围内。为了水质安全,公司在之前拆除一台炉子的基础上,毅然决定关停相关设施。
一边打响淘汰落后产能的“攻坚战”,一边打响靓丽转身的“升级战”。县里积极引导企业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调水要求,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
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如今的淅铝集团实现了从铝冶炼到冶炼加工并举、从高耗能产业到节能型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到高端的成功转型,形成了特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新模式,一座生态型现代化铝工业城正在崛起。
福森新能源公司抢抓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机遇,瞄准新能源产业前沿技术,牵手清华大学合作研发锂电池项目,倾力打造锂电池产业链。未来三年内,将建成全国最大锂电池基地。
创新技术,更新设备,治理污染,节能减排,转型发展,一整套有效的“组合拳”使淅川传统产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嬗变。没废气、无黑烟、零污染,成了一大批企业的真实写照。丹江的上空,天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令人陶醉的瓦蓝色。
不尽护水事,悠悠奉献情。丹江库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淅川人辛勤的汗水;每一片夺目的绿色,都是淅川人民用挚爱浇灌的结晶;每一滴清亮的碧水,都是
淅川人用真情谱写的赞歌。巍巍青山之上,青青丹江河畔,回荡的全是淅川服务国家的动人旋律,镌刻着渠首儿女对京津人民的深情厚谊。担当,服务,奉献,淅川,正豪迈前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