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县上集镇促进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15 09: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上集镇位于淅川县城近郊,三面环城,集城区、山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于一体,辖11个社区、37个村。作为城郊大镇,上集镇在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上与普通乡镇不同,在基础条件、文明程度上与中心城区有异,如何进一步激活发展潜力、提升发展品质,让上集居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新一届镇党委、镇政府研究的课题。

    “我们立足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一改过去就园区抓发展、就城区抓建设、就农村抓‘三农’的传统观念,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把城区建设得更加精致、更有韵味,把农村打造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将上集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崭新名片。”上集镇党委书记贾杰说。

    优化服务,破解征迁遗留难题

    近年来,上集镇作为淅川县城市建设的主阵地,承担了新县一高、新县医院、北客运站、碧桂园、建业城、上亿广场、洲亿汽车城等全县36个重大项目征迁任务,征地6000余亩、拆迁4000余户,占全县征迁任务总量的70%,为扮靓“滨湖水城、生态绿城、宜居山城和旅游新城”的淅川县城作出巨大贡献。面对征迁项目遗留问题较多的“老大难”,新一届上集镇党委、镇政府坚持有解思维,将扫清拆迁遗留作为服务县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调整充实城建工作专班,高位对标县新区建设指挥部下发的《新区建设拆迁任务表》,细化工作台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从今年5月底开始,实施拆迁遗留问题“清零”行动,拆迁干部扎根一线啃“硬骨头”,取得了丰硕成果。

    针对上荆路与富强路扩宽改造、教师公寓、英才路修建等项目的5户拆迁遗留户,上集镇党委、镇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户一策,逐一分析遗留户家庭情况,进行对比说理和帮扶,用真诚感化他们,促成了拆迁工作。

    铁庙村拆迁户柴马娃,其住宅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而本人坚持要按照国有土地标准进行补偿安置,这明显与政策不符,拆迁一直僵持不下。该镇党委书记贾杰亲自登门了解情况,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并多次主持召开由包区领导、服务区书记、铁庙村支部书记和柴马娃本人参加的会商会,逐条逐项“把脉问诊”,找准症结所在,协商解决办法,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于9月上旬完成拆迁。

    “征迁过程中没有绝对‘钉子户’,只有缺少决心和毅力的‘谈判官’。遇到问题,我们的干部要有‘融化坚冰’的耐心、勇气。”上集镇镇长赵辉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全镇上下提振精气神,拿出‘拔钉子’的攻坚决心,坚决打好‘清零行动’攻坚战,更好更有力支持保障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为扮靓淅川县城再立新功。”

    做实产业,夯实脱贫摘帽基础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关键。近年来,上集镇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场硬仗,坚持“‘短中长’产业结合,‘一村一品’创特色”的思路,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大力培育林果、中药材、食用菌和蔬菜四大支柱产业,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品牌,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

    林果产业,围绕榛子、板栗两大干果做文章,按照“南榛北栗”的大格局,改良铁娃河流域的铁庙、娃鱼河、老坟沟、草庙沟、关帝等村1万亩板栗;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建设5000亩榛子种植基地,计划到2021年,将上九路沿线村全部纳入基地建设,榛子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余亩。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采摘经济,在东沟发展凯特杏200亩,发展大樱桃40亩,周岭村发展桃子80亩,草庙沟发展葡萄100亩、阳丰甜柿150亩,三关岈村的大棚香椿70亩,大龙村发展山楂30亩,槐树洼发展黄桃50亩……

    食用菌产业,建设槐树洼—宵山栗子谷基地、山根—水田白玉木耳基地、陈庄百菌园、张营香菇、北岗平菇基地等五大示范基地,发展香菇、赤松茸、白玉木耳、灰树花、黑皮鸡枞、羊肚菌等各类食用菌230万袋,聘请专家指导,提高食用菌产量质量。

    中药材产业,引导大龙、槐树洼、杨营、石板河、山根、竹园等20个村群众种植迷迭香、万寿菊、蒲公英、丹参等适生中药材5000亩,打造大龙、石板河、东沟等中药材连片示范基地。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该镇突出规划引领,坚持示范先行,充分发掘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该镇提前谋划,与清华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规划团队做好对接,先期规划了水田区、霄山区乡村振兴方案,走出了全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关键一步。各村充分结合本村文化、景观、产业和人口等情况,谋划通过三五年甚至十来年时间的发展,把落后的产业淘汰掉、衰落的村庄迁出来,留下精品、打造亮点。

    实施“五大工程”,在燕山南路沿线的山根、水田、大坪、塘坊等村,发挥有山有水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小龙虾、罗非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生态采摘、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把上九路沿线白石崖“哈尼梯田”、竹园孔雀谷、贾沟跑马场等串珠成线,不断扩规模、富内涵、提品位,建设乡村游示范区。在黄龙公路沿线的三关岈、杨营等村,建设休闲娱乐区,重点开发三关岈村2公里溶洞奇石景观、杨营的生态采摘和手工制粉等,实现春有花、夏秋有果、冬有粉条,吸引市民休闲购物。依托槐树洼—老坟沟—肖山地处山区的自然景观和天然氧吧,建设假日休闲区,鼓励发展农家乐、乡间娱乐、民宿度假、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在大龙、石板河、东沟等村建设打造中药材养生区,大力发展丹参、蒲公英等中草药种植,逐步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建设一批中药题材的精品民宿、精品酒店,发展中医药文化特色游、养生游等,做大做强康美产业。

    截至目前,上集镇城建拆迁工作已大头落地,铁庙安置点已建成并搬迁入住,县医院、新一高、县七小等项目投入使用,县北客运站、马家石咀安置点、南环路扩宽改造提升、燕山南路、移民大桥项目等项目主体完工;镇贫困人口由“十二五”末的2647户8419人降至目前的281户52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9%;全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8%、8.5%,经济高质量发展绩效考评位稳居全县前列。

    (上集镇政府杨德泉胡冠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