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万亩荒山茶飘香
初冬时节,万木萧条,但在淅川县毛堂乡金戈利集团的茶园里,漫山遍野的茶树傲然挺立,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南阳金戈利集团响应淅川县委、县政府号召,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毛堂乡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万亩茶叶基地。该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机推广科技实验示范基地”、“丹江口库区茶叶生态种植综合示范基地”。
利好政策激活一池春水
在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上做文章,确保实现水清民富双赢,是后移民时代淅川面临的重要任务。2012年初,淅川县出台了财政扶持、借贷支持、品牌认证、基地建设四项奖励政策及10余条涉农项目支持,大力发展茶产业。
金戈利集团是一家负责任的淅川本土企业,县里发展茶产业政策一出台,集团董事长秦银战马上赶赴浙江杭州等地考察,规划建设万亩茶叶基地,推行渠首绿化和农民致富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该集团先后投入资金5000万元,在毛堂乡店子村等村拉开了建设万亩茶园基地的帷幕。
金戈利集团在茶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淅川县委、县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县委书记马良泉、县长赵鹏等多次到基地调研,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银信、财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涉农部门全力配合,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各级各部门的帮扶,进一步坚定了金戈利集团发展茶产业的决心和信心。短短一年多时间,该集团先后栽种“龙井43”、“中茶108”、“安吉白茶”等优良品种6500余万株,并配套栽种桂花、金银花、紫薇20多万株。
精管细护促使荒山变宝
发展茶产业,技术是关键。该集团聘请省市茶业专家对员工集中授课,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开展“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学技术、学管理帮带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提高村民管护能力。
从茶园规划到茶园建设,该集团始终坚持抓时间、抢进度,尽心尽力把茶产业发展好。为确保苗木成活率,力保苗木及时下地,秦银战多次半夜仍顶着寒气,伫立山头,指挥卸车,带班栽种。2012年夏季久旱无雨,集团组成50多人的抗旱保苗突击队,昼夜倒班,轮流浇水,并收购百余吨麦秸进行铺盖,经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茶园旱情得到有效控制。
多重效益带来水清民富
金戈利集团通过发展茶产业,有效整合利用荒山荒坡资源,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有效改善了丹江口库区上游生态环境。“发展茶产业不但有效地保持了水土,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也为当地200余名散闲劳动力提供了就近打工的机会。”金戈利集团总经理程长军说。
金戈利茶园2014年将进入盛采期,预计每亩茶叶的收益在5000元左右。集团正计划投建一条年产15万公斤制茶生产线,届时可安排茶园附近400多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金戈利集团还以茶产业为依托,制定了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启动了金戈利生态苑建设项目,在茶园山下锁河两岸建设特色林果采摘园、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水果采摘园已初步形成,栽种美国大樱桃、树莓等优质水果16个品种2万余株,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和连体双膜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即将建成。
“我们力争通过3年努力,把万亩茶园基地打造成区域性茶产业旅游观光示范区,使之成为淅川县城的后花园、观景台。同时,打响‘中原八品红’、‘中原八品绿’等茶品牌,为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秦银战表示。
几点启示
金戈利集团通过发展茶产业,显示出一个责任企业在大局面前的担当和奉献。其发展茶产业的成功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几点启示:
政策支持是导向。金戈利集团之所以能闯出一条发展茶产业的成功路子,既得益于企业的大局观、责任感和对市场的精准判断,更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关部门的精心服务。
真抓实干是关键。金戈利集团坚持高标准规划和建设茶园基地,加大投资,科学管理,真抓实干。在茶园发展的过程中,集团上下不怕吃苦,甘于吃苦,齐心协力,尽心尽力,一干到底,干出了成效。
严细管理是保障。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金戈利集团创新茶园管理机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加大管理投入,多次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明确管理责任,把严细化管理渗透到茶园生产的方方面面,走出了一条制度化、规范化的新路子,确保了茶园健康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